[发明专利]一种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重轨钢中超标夹杂物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8337.1 | 申请日: | 201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赵殿清;智建国;张晓光;何建中;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C21C7/0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速 350 公里 以上 重轨钢中 超标 夹杂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重轨钢中超标夹杂物的控制方法,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炼钢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钢轨采用:100吨转炉-100吨LF精炼炉-100吨VD精炼炉-大方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万能轧机工艺方法,该方法中对夹杂物的要求为:A类≤2.0级,B类≤1.0级,C类≤1.0级,D类≤1.0级。包钢轨梁厂检验室对2009年2-3月份生产的时速350公里钢轨每个浇次(一个浇次一般为18炉)都进行夹杂物的抽检。在抽检的108炉高速钢轨中,复检(初检夹杂物不合格则需要复检)率为28.4%,复检后仍有15炉钢轨的B类或C类夹杂物出现1.5级或2级,不合格的比率占13.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重轨钢中超标夹杂物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解决了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钢轨夹杂物超标的问题。
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中VD精炼炉冶炼的钢包采用的透气砖为刚玉质(Al2O3>90%),通过加强透气砖的检测,将透气性不好的砖及时更换,即增加钢包透气砖的更换次数的方法,平均10-13炉钢/每块砖更换一次透气砖,使精炼VD精炼炉炉后的软吹平均流量62.3l/min;改善了钢包透气砖的透气性,采用小粒径的低铝硅钙钡脱氧剂(成分要求按重量百分比:Al<1.5%,Si>50%,Ba>14%,Ca>12%,其余为Fe),粒径约为30-40mm。
本发明通过改善VD精炼炉钢包透气砖的透气性(增加钢包透气砖的更换次数,从原来的平均17炉钢/每块砖减少到11炉钢/每块砖),使真空脱气(简称VD)精炼炉后的软吹平均流量从原来的79.4l/min降低到62.3l/min,应采用小粒径的脱氧剂保证良好的钢包炉(简称LF炉)精炼效果及软吹效果。
附图说明
图1钢轨夹杂物2级及1.5级对应的铸坯全氧含量;
图2夹杂物合格钢轨对应的铸坯全氧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发明采用100吨转炉——100吨LF精炼炉——100吨VD精炼炉——大方坯连铸——步进式加热炉——万能轧机工艺流程生产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重轨钢,钢轨中出现的C类1级以上超标夹杂物的技术特征为:Ca/Si大约为2.8-5.8之间,根据本企业所采用低铝硅钙钡脱氧剂(成分要求按重量百分比:Al<1.5%,Si>50%,Ba>14%,Ca>12%,其余为Fe)、中包覆盖剂(其特点为Ca/Si约为1)、大包覆盖剂(其特点为含有钡元素)及保护渣(其特点为含有K、Na元素)的成分特点,判断此夹杂物为内生夹杂物。通过改善VD精炼炉钢包透气砖的透气性(加强钢包透气砖的透气性检测,将透气性不好的砖及时更换,即增加钢包透气砖的更换次数,从原来的平均17炉钢/每块砖减少到11炉钢/每块砖),使精炼VD炉后的软吹平均流量从原来的79.4l/min降低到62.3l/min;将脱氧剂粒径控制在30-40mm,有效地控制了钢中的夹杂物提高了钢的质量。
本发明首先研究了钢中全氧含量与钢轨夹杂物的关系
(1)钢轨2级及1.5级夹杂物与铸坯全氧关系
对此15炉钢的铸坯全氧含量进行检验,其波动区间位于[8,20]之间,最小值为8ppm,最大值为20ppm,平均值为12.4ppm,其百分率见图1所示。
可见,在钢轨出现夹杂物2级及1.5级的情况下,对应铸坯的全氧含量并未明显增高。
(2)夹杂物合格的钢轨对应的铸坯全氧含量
对夹杂物合格的钢轨也进行了相应铸坯的氧含量检测,共有93炉,其铸坯全氧含量位于[6,20]之间,最小值为6ppm,最大值为20ppm,平均值为12ppm,其百分率见图2所示.
由上面的比较可见,夹杂物不合的炉次与夹杂物合格的炉次相比,其铸坯全氧含量基本上相当,没有明显的差异。
其次对高速轨2级及1.5级夹杂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及产生原因分析
(1)对高速钢轨产生的C类2级及1.5级夹杂物的分析。对C类2级夹杂物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夹杂物的成分如下:
表1高速轨2级夹杂物的成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8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浆高浓漂白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电炉炼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