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媒体互动业务智能网关支撑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6844.1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丹;周凡;刘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媒体 互动 业务 智能 网关 支撑 平台 | ||
1.一种数字媒体互动业务智能网关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采用机卡分离式的智能网关设计,构建智能网关嵌入式操作系统;分为硬件层、操作系统层OS、应用抽象层AAM和应用层四层结构;操作系统层OS和应用抽象层AAM相互配合实现底层通讯、存储器管理和应用业务的装载、删除、选择以及APDU命令响应对的收发;由于应用抽象层AAM的存在,应用层就可以在不考虑底层硬件的情况下通过预先定义好的接口来调用硬件平台提供的服务;位于底层的硬件层是智能网关自带的处理器,智能网关操作系统作为一个软件运行在该处理器上,它是以处理器自身的机器代码执行的;智能网关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为应用服务的应用抽象层AAM,它的作用是完成应用与硬件资源之间的封装,保证应用与硬件平台无关;只要应用能够在操作系统的AAM上运行,那么它就能运行在任意一台装载了该操作系统的智能网关中,而不去考虑该智能网关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硬件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数字媒体互动业务智能网关的操作系统由安全子系统、传输子系统、文件子系统、应用子系统、文件系统以及系统存留区五部分构成;
传输子系统位于整个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最外层,操作系统通过传输子系统与读卡器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传输控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的具体功能是实现字节数据的收发,以及相关错误检查;数据传输控制模块主要实现对相关寄存器的初始化,以及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处理超时的相关控制;
安全子系统位于传输子系统之后,实现数据的加/解密,以及安全信息的计算和验证;
文件子系统处于整个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实现对EEPROM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应用子系统实现应用命令中的命令组重复操作,这个系统与安全子系统和文件子系统的关联非常紧密,它用到这两个子系统中的相关函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文件子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文件定位模块,文件创建模块,数据读写模块和数据防拔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智能网关通过智能卡安装或删除应用模型;终端先从智能卡内得到该智能卡的相关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后台服务器生成应用下载单元ALU和应用操作证书AOC,其中应用操作证书AOC包括应用下载证书ALC和应用删除证书ADC,下载到本地终端;终端在确定了这些数据包是相对于正在运行的智能卡后,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系列命令将数据包传输到智能卡内;智能网关首先要对这些数据包再进行确认以保证数据包都是用于正在运行的智能卡的,然后在智能网关内再对数据包进行分析,最后在智能网关上完成对应用的安装或者删除;
智能网关通过在智能卡上安装完应用后,智能网关对应用的选择就是终端通过读卡器发出选择应用SELECT的命令;SELECT命令它是按照应用名字AID来查找应用的;若查找到,网关嵌入式操作系统则选择相应的应用,否则返回错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要实现智能网关内应用动态下载、更新、删除和选择,必须记录智能卡内当前已经存在的应用信息;应用注册表中,每一个应用记录都是一个定长记录项;每一个记录项内容为应用信息;应用信息包括应用的应用ID即AID、应用的版本号、应用静态数据区长度等属性;智能卡可以通过选择AID来查找应用的注册表信息,从而可以在智能网关上运行这个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智能卡管理平台的运作流程如下:网关制造商为卡发行商提供动态多应用智能网关;卡发行商向用户发行智能卡;应用开发商为应用提供商开发应用;应用提供商在得到卡发行商许可的前提下将开发的应用制作成ALU提供给用户下载;认证中心CA通过应用提供商和卡发行商提供的数据信息来制作AOC,AOC同样也将提供给卡发行商,再由卡发行商提供给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68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