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连续流动、分段取样储样的色谱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4910.1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1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孔浩辉;黄翼飞;周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0 | 分类号: | G01N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1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续 流动 分段 取样 色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流动、分段取样储样的色谱瓶。
背景技术
现有色谱瓶除了瓶盖,通常包括瓶口和瓶体。试样从瓶口装入,采取进样针从瓶口取样。
这样的色谱瓶只能用于储装固定量的试样,例如一次性装入1ml、5ml等等体积的试样,然后再进行取用。如果遇到连续输送过来的源源不断的试样,那么现有的色谱瓶满足不了需要。
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 200810027209.1的专利和申请号为200810027210.4的专利申请中分别提供了一种色谱瓶,解决了对由连续流动分析(CFA)反应单元流出的流动相试样的储装和取样的技术问题,色谱瓶中的试样可以是流动的,即时的,可以配合从色谱瓶中取样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但是所述色谱瓶不能同时解决分段流出试样的间隔、储装和取样的技术问题,例如对由自动固相萃取仪处理后流出的流动相试样进行进一步的液相色谱分析的实验中,就需要解决分段流出试样的间隔、储装和取样的技术问题,色谱瓶中的试样不但要求是流动的、即时的,还必须是可以间隔区分的,可以配合从色谱瓶中取样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而目前,并未见有所述色谱瓶相关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色谱瓶,所述色谱瓶解决分段流出试样的间隔、储装和取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色谱瓶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色谱瓶,包括瓶口和瓶体,所述瓶体设置有瓶体内腔、进口管、出口管和分流出口管,瓶体内腔内设置有试样管;所述试样管包括A管、B管、C管;A管上设有一个靠近A管入口端的出口端和一个远离A管入口端的出口端,分别与C管、B管的入口端连接; A管的入口端与进口管连接;B管的出口端与所述色谱瓶瓶体内腔相通;C管的出口端与分流出口管连接。
由气泡间隔分开的一段一段试样,经过A管流入后,全部的气泡及部分试样由C管排出,可以用于下一步其它设备的分析所用,已排出气泡的、拟用于检测的试样,流入B管,进样针透过瓶盖进入B管,吸走所需检测的试样,多余未被进样针吸走的试样将由B管出口端溢出,流入色谱瓶瓶体内腔,流入瓶体内腔的试样通过出口管排出,出口管的排放量必须大于B管溢出的液体量(超出的流量部分,将吸入气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色谱瓶的尺寸设置优选如下:
所述A管内径为1.0~2.5mm,外径为2.5~3.5mm,长度5~15mm;
所述B管内径为2.5~4.5mm,外径为3.0~5.0mm,长度15~35mm;
所述C管内径为1.5~3.5mm,外径为2.0~4.0mm,长度15~35mm;
所述瓶口高为6~8mm,内径为6~7mm,外径为7~8mm;
所述瓶体高为30~40mm,内径为9~10mm,外径为11~12mm;
所述进口管、出口管和分流出口管内径为1.0~2.5mm,外径为2.5~3.5mm;
所述色谱瓶的出口管的高度,必须低于试样管B的上端溢流口5~30mm。
根据现有色谱瓶常规规格也可以参照上述尺寸比例进行其他尺寸设置选择。
所述色谱瓶的应用,为将所述色谱瓶与进样管路、排废管路、排气泡及再进样管路构成一种进样装置;应用于试样的分析时,所述进样管路包括试样蠕动泵(72)、三通管(9)、间隔式供气泵(71)、以及各部件间的连接管;所述的进样管路、排废管路、排气泡及再进样管路分别与色谱瓶的入口管、出口管、分流出口管相连接。
进样管路通过试样蠕动泵将其它实验设备处理后试样吸入上述进样装置的中,三通管连接的间隔式供气泵吸入空气,空气在三通管处与试样混合,将试样间隔成一段一段的溶液,可以保证由前一步样品处理设备至色谱瓶有很长的流程,也不会出现试样转移过程中前后、不同浓度试样间的混合。
所述排废管路包括试样蠕动泵(74)及相应各部件间的连接管。出口管路通过蠕动泵(74)的抽吸作用,将流入色谱瓶瓶体内腔的废液从出口管排出;该蠕动泵的流速应大于B管的流速,当色谱瓶内试样液流量不足时,出口管处会吸入空气,并将空气和多余的废液一起经出口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远程控制系统及远程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