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顶太阳能热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796.2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满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满河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8;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太阳能 热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太阳热能利用便捷实用技术。
技术背景: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很快,人们生活要求日益提高。洗锅洗碗,洗澡洗衣服要用热水。热水的产生要耗费大量燃气或电力资源节能减排是当前全球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太阳能是污染的绿色能源。现在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的热管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如真空蓝光金属玻璃管热效率高,但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高,适用一家一户的小集体。本专利太阳能热水器系程制造技术要求低,成本低,而热效率高,适用于多层公寓大楼用户。
发明内容:
1:本专利发明是针对90年代前我国城市建造的多层居民公寓而设计的。楼顶上已经建筑了一个大的钢筋水泥储水箱。这个水箱就作为本专利的循环热储水箱,如图1.是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图。从图1可以看到循环水泵是安装在太阳能聚热器组之后,这样太阳能聚热水器组都工作在低压状态下,玻璃管不易破损,运行安全可靠。
2:在冬季夜晚环境温度很低的地区为预防玻璃管内的水结冰涨坏玻璃管,傍晚关闭循环泵时要先打开阀门2,关闭阀门1和阀门3,用循环水泵把太阳能热水器组玻璃管内剩余水排掉再关泵以防水冻结成冰。
3:循环水泵开动之前线吧阀门3,阀门1打开,关闭阀门2,然后再开启循环水泵系统工作。
4:本专利利用循环水泵是太阳能热水器聚热管内水循环流动,使聚热玻璃管内的吸热黑体吸到的太阳热能快速地传导给流动的循环水。黑色吸热体温度相对偏低,吸热效率更高,太阳能热水器组热效率更高。
5:循环热水储箱如图2,水箱外壳是原来的钢筋水泥灌注的,刚度和强度都比较高,也有一定的保温功能。内壳是不锈钢薄板制成的水箱。不锈钢制成的水箱是五面体,顶盖不需要了,内外壳之间贴一层薄的保温材料,不锈钢水箱盛水清洁无污染。热水箱内的水温高达50℃,水温高阻止了细菌的繁殖。太阳光紫外线杀死大部分细菌,水箱内的水更卫生。循环热水储槽内补充水管上装有浮球水位控制阀,使水箱内保持一定的水位。
6:太阳能热水器组的结构如图3,太阳能热水器组是有N个玻璃聚热直管和N-1个180度U型塑胶弯管串联组成。玻璃聚热直管结构如图4,玻璃管内的戏热黑体是用黑色PU管两端封口,黑色PU管由几个三脚支承环固定在玻璃管内。
7:太阳能热水器组的聚热玻璃管竖斜45°安装在一个支架上。竖斜45°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太阳光和抗冰包击打。
8:太阳能热水器组的聚热玻璃管内的流通截面小,流速要求也不大所以循环水泵的流量小,扬程低,耗电省,每天运行时间随太阳照射的时间而定,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热水器组选材一般,造价低廉,性价比高。循环水泵的开关应该设计成统一自动控制开关,如定时开关或太阳光照开关。
9:日常生活用热水洗碗刷锅,洗菜洗衣服,洗澡,可以省掉很多洗衣粉和洗洁净。这不但节省日常开支,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利于大气环保和城镇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太阳能热水器组系统图。
3:循环水泵 4:阀1 5:太阳能热水器组 6:阀3
7:各楼层用水 8:排污水管 9:阀2
图2:循环热水储箱图。
1:原楼顶水箱 2:回水管 3:保温层 4:不锈钢内胆
5:出水管 6:排污水管 7:补充进水管
图3:太阳能热水器组图。
1:太阳能热水器组聚热管 2:橡塑U型弯管 3:管匝
图4:玻璃聚热直管结构图(太阳能热水器组据热管)。
1、透光玻璃管 2:黑色PU管 3:黑色PU三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节能减排是全世界人类的希望和诉求,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给全世界人民的承诺和保证。本专利实施会节约大量的民用电和天然气用量。大幅度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降低城市热导效应,优化环境,污水处理费用降低。为此我建议政府应组织专家对本专利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公益性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即可政府出资在全市全国实施,一次性投资不大。日后的运行管理,维修费可以分摊在水费中收取。我尽全力投入这项工作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满河,未经杜满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