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VEGF/PDGFRβ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54326.6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霍世元;叶亚东;滕凌;朱文华;潘鹂;路易斯易格那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46 | 分类号: | C07K16/46;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egf pdgfr 特异性 抗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特别涉及抗肿瘤血管新生的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A)和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药物;
背景技术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有文献报道过肿瘤生长伴随着新生血管生成(Ferrara 2002)。但直到1939年,才由Ide及其同事首次提出,可能存在着某种肿瘤来源的血管生长刺激因子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血管供应(Ide et al.1939)。数年后,由于观察到血管密度的增高会先于肿瘤的快速生长,Algire等人认为“肿瘤的快速扩散取决于丰富的血管供给”(Algire et al.1945)。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Greenblatt、Shubik(Greenblatt et al.1968)和Ehrmann、Knoth(Ehrmann et al.1968)两个研究小组的实验相继提供初步证据,证实肿瘤的血管生成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某些可扩散因子介导。
1971年,美国科学家福克曼(Judah Folkma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提出,抗血管生成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癌手段(Folkman 1971)。从七十年代早期开始,以这个前瞻性的假说为基础,福克曼及其研究小组致力于从人体和动物的肿瘤中分离某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Folkman et al.1971)。1978年,Gullino也提出了抑制血管生成能避免癌症的观点(Gullino 1978)。随后,多种血管源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肿瘤生长因子TNF-α和血管生长素等)先后被发现(Folkman et al.198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也可写作VEGF-A)是一个血管生成的关键调节因子,对于VEGF基因家族在血管生成调节中所扮演的角色,人们已经深入研究了十多年之久(Ferrara 2002)。VEGF家族目前主要包括原型成员(VEGF-A)、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Maglione et al.1991)、VEGF-B(Olofsson et al.1996)、VEGF-C(Joukov et al.1996)、VEGF-D(Orlandini et al.1996)。其中VEGF-A是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特异性最高的血管生长因子。VEGF有3个高亲合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RTKs),分别为VEGFR-1(Flt-1)(Shibuya et al.1990;de Vries et al.1992)、VEGFR-2(KDR、Flk-1)(Yoshiji et al.1996;Ellis et al.1998;Tomisawa et al.1999)和VEGFR3(Flt-4)(Joukov et al.1996)。KDR是血管形成的主要调控分子,具有明显的化学趋化和促分裂作用,与血管岛、血管形成和造血有关。
肿瘤的生长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从无血管的缓慢生长阶段转变为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阶段,血管生成使肿瘤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是促成上述转变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2mm3。肿瘤侵袭转移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肿瘤发生侵袭转移的多步骤过程中,血管生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位杂交研究已经发现VEGF mRNA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都有表达,包括肺癌(Volm et al.1997)、乳腺癌(Yoshiji et al.1996)、胃肠癌(Ellis et al.1998)、肾癌(Tomisawa et al.1999)和卵巢癌(Sowter et al.1997)。多家实验室使用多种抗VEGF的手段均已实现了肿瘤生长的抑制,这些方法包括:针对VEGF或其受体(VEGFRs)的抗体、可溶性受体,VEGFRs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以及利用VEGF的突变异二聚体封闭其受体结合位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4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鸭瘟病毒 gG截段重组蛋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