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相变蓄冰池配方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3624.3 | 申请日: | 201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孟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万能相变冷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C08L29/04;C08L33/2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相变 蓄冰池 配方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蓄冷技术范畴,尤其涉及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可适用于饮料食品的商业冷藏和药品冷藏以及冷链物流等领域。
背景技术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蓄冷设备具有保持冰镇、保鲜、冷藏的功效,是冷链物流在户外运输及冷藏工具之一。
本发明人经过从事冷链物流多年经验并结合蓄冷技术的特点,创作一新型低温相变“蓄冰池”,相当于<蓄电池>作用,故才有本发明提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冷效果好、安全可靠的低温相变蓄冰池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2~8%,聚丙烯酰胺1~5%,四硼酸钠1~5%,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蒸馏水加热至65~100℃,加入10~30%的聚乙烯醇搅拌至溶解,优选65~75℃;
二、将2~8%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及1~5%聚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匀;
三、上述混合液反应10min以上,优选10~15min;
四、加热混合液至50~100℃时加入1~5%的聚丙烯酰胺,搅拌10min以上;
五、将抗低温材质采用吹塑工艺制成上述原料外壳包装形成蓄冰池,其中所述的抗低温材质为PE、PET或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本发明通过上述原料及工艺制备的蓄冰池,坚固耐用,作用相当于‘蓄电池’,可以从整体上增强蓄冰池的保温(冷)效果,从而延长了其冰冷时间,尤其适合户外无电源情况下携带、运送各类冷藏物品或药品,可单独使用或配合冷藏车,具有安全可靠、蓄冷效果佳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1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2%,聚丙烯酰胺1%,四硼酸钠1%,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蒸馏水加热至65~100℃,加入10%的聚乙烯醇搅拌至溶解,优选65~75℃;
二、将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及1%聚丙烯酰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匀;
三、上述混合液反应10min以上,优选10~15min;
四、加热混合液至50~100℃时加入1%的聚丙烯酰胺,搅拌10min以上,优选在15分钟左右;
五、将抗低温材质采用吹塑工艺制成上述原料外壳包装形成蓄冰池,其中所述的抗低温材质为PE、PET或金属或非金属材质。
实施例2: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3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8%,聚丙烯酰胺5%,四硼酸钠5%,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2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6%,聚丙烯酰胺4%,四硼酸钠3%,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1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4%,聚丙烯酰胺3%,四硼酸钠4%,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一种低温相变蓄冰池,包括以下按重量分数计各组分:聚乙烯醇2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聚丙烯酰胺2%,四硼酸钠3%,余量蒸馏水加至100%。
上述低温相变蓄冰池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万能相变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万能相变冷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播标签交换路径的中间节点保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传输线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