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NaAlO2和Ca(OH)2促凝剂水泥固化放射性蒸残液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53422.9 | 申请日: | 2011-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龙;孙奇娜;李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G21F9/16;C04B28/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naalo sub ca oh 促凝剂 水泥 固化 放射性 蒸残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蒸残液水泥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NaAlO2和Ca(OH)2促凝剂水泥固化放射性蒸残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蒸发技术是核电站放射性废液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去污因子可达103~104(不含洗涤废水),技术适应性强。处理后大部分核素都富集在蒸残液中,需要经过固化处理后进行最终处置。水泥固化广泛地应用于中、低放废物的固化,其固化体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易于操作,但固化体中废物包容量较低,固化体增容比大,处置成本高。尤其是固化压水堆核电站产生的含硼蒸残液时,存在硼对水泥的缓凝作用,为了保证固化体性能,废物包容量通常较低。目前国内压水堆核电站水泥固化含硼蒸残液,产生的C1混凝土桶固化体废物包容量约为40%。
为了提高固化体的废物包容量、消除硼对水泥固化的不利影响,有工艺将蒸残液中加入石灰,得到硼酸钙沉淀后,或是固液分离再浓缩上清液,或是对浆料进行干燥,再进行固化操作(压水堆核电站产生的硼酸废液和浓缩废液的水泥固化研究,辐射防护,1995,15(1):33-41)。00100596.0号专利向含硼废液中添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并将温度保持在含有硼和碱金属化合物、硼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析出温度以上,将废液干燥成粉体后再进行水泥固化。这些工艺虽然可以提高废液在固化体中的包容量,但操作步骤复杂,成本较高。
对于含硼酸盐放射性废液的直接固化,许多工艺都采用了促凝剂。201010269158.0号专利中公开的固化剂,使用了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促凝剂为硅酸钠。王韧等固化含硼和酸性废物时,使用的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高铝水泥和沸石水泥,掺加了偏铝酸钠(压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的水泥固化研究,辐射防护,1982,2(5):352-360)。魏保范等使用硅酸盐水泥掺加偏铝酸钠固化含硼废液,废液中的硼含量低于10g/L时固化效果良好(反应堆放射性含硼废液固化的研究,南开大学学报,1995,28(3):71-74)。本发明人的前期研究发现,碳酸锂对水泥固化含硼废液也可起到促凝作用(模拟放射性含硼废液的水泥固化研究,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44(S):153-158)。
硫铝酸盐水泥掺加矿物添加固化蒸残液,核素浸出率低、固化体机械强度高,但在固化含硼蒸残液时也受到硼的影响。本发明提供的固化配方,固化的蒸残液硼浓度可达到45g/L,在硫铝酸盐水泥中掺加NaAlO2和Ca(OH)2,可以增加液相中Al(OH)4-的浓度,提高体系pH值,增加[Al(OH)6]3-的生成速率,促进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从而达到促凝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NaAlO2和Ca(OH)2促凝剂水泥固化放射性蒸残液的方法。
一种使用NaAlO2和Ca(OH)2促凝剂水泥固化放射性蒸残液的方法,将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矿物添加剂、NaAlO2、Ca(OH)2混合均匀,与放射性蒸残液在搅拌锅内搅拌,移至模具内,养护1-20d,养护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90%。
所述复合矿物添加剂可选为沸石、矿渣、硅灰与粉煤灰的混合物。
所述沸石、矿渣、硅灰与粉煤灰的质量比可选为5∶10∶9∶4。
所述放射性蒸残液、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矿物添加剂、NaAlO2与Ca(OH)2的用量比为1L∶(1625~2075)g∶(175~225)g∶(20~45)g∶(40~7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发明固化放射性蒸残液时,固化的放射性蒸残液硼浓度可以达到45g/L,可以使固化体中蒸残液包容量达到60%,终凝时间缩短到24h以内,保证适当的初凝时间进行固化操作,且固化体可以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固化的蒸残液为模拟放射性蒸残液,蒸残液中硼浓度≤45g/L(以硼计)。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入网交换机端口利用率的统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门铃响应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