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器缓冲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2243.3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红;于平;于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F16F9/34;F16F9/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 地址: | 2253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缓冲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上的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摩托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摩托车乘坐是否舒适、安全,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摩托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的减震器,其作用就是为了缓和摩托车在行驶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冲击和振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因此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品质及性能。
缓冲机构能够减缓振动,保证活塞运动平稳顺畅。目前减震器缓冲机构是由活塞杆上的内轴套和外轴套组成,内轴套和外轴套都是可活动的,油通过内轴套与活塞杆之间的缝隙、以及两轴套之间的缝隙泄漏,但是如果轴套发生偏心的话很容易卡位,造成零部件的磨损,而且不易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震器的缓冲机构,能够保证内轴套使用时不发生偏心,并可以方便地调整冲击力的大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减震器缓冲机构,包括外轴套、内轴套、限位块等,内轴套的前端呈锥形,内轴套的内壁与活塞杆之间小间隙接触, 内轴套的边缘沿轴线方向开有至少一个通油孔。
本发明的缓冲机构,将内轴套与活塞杆之间小间隙贴合,使得内轴套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心情况;内轴套的前端设计为锥形,边缘开有通油孔,可以通过调整锥度大小及通油孔的直径和数量来调整力的大小。本发明的缓冲机构能更好地发挥缓冲效果,容易拆卸,延长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缓冲机构包括外轴套1、内轴套2、限位块3等,外轴套1同轴套在内轴套2的外面,内轴套2与活塞杆4之间紧密贴合,内轴套2的前端呈锥形,内轴套2的边缘沿轴线方向开有通油孔5,可根据需要确定通油孔5的直径和数量。油通过内轴套2上的通油孔5和内轴套2与外轴套1之间的缝隙泄漏。
本发明的缓冲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内轴套2锥度的大小及通油孔5的直径和数量来调节冲击力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明星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2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整流器双向转换器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高压电池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