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研究肿瘤细胞团外渗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1866.9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姣;张茜;秦建华;林炳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Q1/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研究 肿瘤 细胞 外渗 方法 | ||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由1~3个结构相同的血管单位组成,血管单位依次首尾连接构成微血管系统,并且微血管系统的两端分别与培养液进样口(1)和废液池(2)相连;每个血管单位包含1个主通道(3)和5个相互平行的侧通道(4),侧通道(4)位于主通道(3)的一侧并与主通道(3)垂直相连;每个血管单位的侧通道(4)与独立的基质进样口(5)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通道(4)位于主通道(3)的一侧,其高度低于主通道(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上层材料为PDMS聚合物,下层为玻璃。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微流控芯片研究肿瘤细胞团外渗的方法,其具体过程如下:
——将流体状态的细胞外基质替代物通过基质进样口加入侧通道内,其中,所述的替代物为基底膜样物质;
——待侧通道内的细胞外基质替代物形成凝胶后,在培养液进样口内加入细胞培养液;
——将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培养液进样口加入主通道内,将芯片竖起,基质进样口朝下,静置20至30分钟后放平;
——待血管内皮细胞贴附于细胞外基质替代物后,将肿瘤细胞的细胞团通过培养液进样口加入主通道内,即可。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流控芯片研究肿瘤细胞团外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外基质替代物在室温静置15至30分钟由液态转变为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8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