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蛭石疏氧剂及利用其处理污泥快速堆肥发酵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1383.9 | 申请日: | 2011-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桂厚瑛;周秋名;潘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正清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蛭石 疏氧剂 利用 处理 污泥 快速 堆肥 发酵 方法 | ||
1.一种污泥堆肥发酵疏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为植物颗粒和蛭石混合物,其重量比例为1:1~1.3。
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蛭石疏氧剂处理污泥快速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⑴向污泥中加入疏氧剂,即植物颗粒和蛭石的混合物,然后加入熟料,混合后,使混合料初始含水量达到60-70%;
⑵喜温嗜热复合菌作为发酵诱导菌群,稀释后备用;
⑶将污泥、按比例称量好的木屑、蛭石投入混合机内,然后搅拌,将步骤⑵得到的喜温嗜热复合菌剂稀释液,均匀喷洒在物料上;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槽以条垛形式堆码;此时即开始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在堆肥期间用翻抛机定向翻抛,翻抛频率为每隔8-12小时翻抛10-30分钟;
⑷当发酵升温到55℃以上时,继续按上述设定的搅拌频率运行10-13天结束,整个堆肥周期为18-20天,55℃以上可维持4~5天,堆肥完成时经检测污泥中的大肠菌群值降低到30MPN/lOOgDM以下,蛔虫卵l00%灭活,污泥呈松散均匀的颗粒;
⑸进行过筛,将蛭石颗粒从熟料中分离,返回到配料工序中循环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蛭石疏氧剂处理污泥快速堆肥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⑴根据含水率确定污泥、木屑类调理剂、蛭石疏氧剂和回流熟料的比例:对含水率为75-80%、总有机质400-600g/kgDM(DM表示干物质,下同)、水溶性总氮3.0-5.0g/kgDM、大肠菌群值≥24,000MPN/kgDM的污泥,添加两种调理剂分别为:含水率为10-20%的木屑为污泥重量的5-15%,蛭石为污泥重量的5-10%,使混合料初始含水率达60-70%为准;
⑵初次发酵时需称量污泥重量的0.1‰的喜温嗜热复合菌剂作为发酵诱导菌群,并用自来水稀释10倍待用,熟料的回流比控制在10-40%之间;
⑶将污泥和步骤⑴得到的疏氧剂投入混合机内,然后搅拌,将步骤⑵得到的喜温嗜热复合菌剂稀释液,均匀喷洒在物料上;混合均匀后,倒入发酵槽以条垛形式堆码;此时即开始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在堆肥期间用翻抛机定向翻抛,翻抛频率为每隔8-12小时翻抛10-30分钟;
⑷当发酵升温到55℃以上时,继续按上述设定的搅拌频率运行10-13天结束,整个堆肥周期为18-20天,55℃以上可维持4~5天,堆肥完成时经检测污泥中的大肠菌群值降低到30MPN/lOOgDM以下,蛔虫卵l00%灭活,污泥呈松散均匀的颗粒;
⑸进行过筛,将蛭石颗粒从熟料中分离,返回到配料工序中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正清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正清和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13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