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板玻璃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9438.2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林;白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玻璃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玻璃钢化技术中的平板玻璃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两种平板玻璃的加热设备进行比较。第一种是其加热元件设置在热循环风机进风口处,其辐射对流管沿横向(即与玻璃的输送方向垂直)排布在玻璃的上下表面附近,且流入各辐射对流管的高温气流的流量或压力不能单独控制,因而造成在加热设备宽度方向不能进行分区温度控制,对于比较宽大的玻璃来讲,往往出现两边部过热而中间加热不足,导致玻璃在吹风钢化后的波形变形和弓形变形增大,光学性能下降。
第二种是加热元件与对流管均纵向布置在玻璃的上下表面附近,但对流气体是由外接冷态压缩空气产生。该加热设备工作时,需要较长时间向其内腔注入冷态压缩空气,造成内腔压力升高而不得不长时间向外界排放高温空气,这就导致生产过程能量损耗过大,玻璃的生产成本也随之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平板玻璃加热装置,针对上述两种已有平板玻璃的加热设备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创新改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平板玻璃的加热装置,设置于炉体的炉腔内,其中,包括多个热循环风机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腔内部,加热器布置在所述热循环风机的进风口处,主通风管与所述热循环风机的出风口相联接,多个辐射对流管排布在玻璃的表面附近,所述辐射对流管靠近玻璃的一侧留有吹风孔,所述主通风管与每根辐射对流管相连通。
其中,所述多个辐射对流管沿玻璃的输送方向平行布置在玻璃的上下表面附近。
其中,所述主通风管上与每根辐射对流管相连通的位置均布置有一个气流控制阀,以控制从所述主通风管进入辐射对流管内的气流量。
其中,所述气流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连接杆和阀孔,所述阀体和阀孔的大小相适应,能够完全堵住阀孔,所述阀体通过阀体连接杆连接位移控制器,所述位移控制器用以调整阀体和阀孔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位移控制器布置在所述炉腔外的炉体顶部或底部。
其中,所述热循环风机固定在炉体侧壁上,所述辐射对流管和主通风管通过吊挂或支撑杆件固定在所述炉腔内的炉体顶部或底部。
其中,所述热循环风机电机连接外接变频器,由所述外接变频器控制热循环风机电机的转速,以控制进入所述主通风管的气流压力和流量。
其中,所述加热器上设有测量温度用的第一热电偶,外部自动控制元器件连接所述第一热电偶与加热器,以自动调整加热器温度。
其中,所述辐射对流管的侧壁附近布置有第二热电偶,所述外部自动控制元器件连接所述第二热电偶与位移控制器,以自动调整阀体与阀孔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位移控制器的驱动装置由可控行程的气缸、油缸或电机来实现。
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炉腔内部的加热温度通过布置在热循环风机进风口处的加热器的温度来控制,而各辐射对流管的温度和对玻璃的对流加热强度可通过流入各管中的高温气体流量(或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各辐射对流管沿纵向(即玻璃的输送方向)排布在玻璃的上下表面附近,整体形成一个连续均匀的辐射对流带对玻璃的整个上下表面进行辐射与对流加热。对流加热气流由安装在腔体内部的热循环风机产生,炉腔内形成内部循环风路,实现了工作过程中加热器的热能连续不断地传递到玻璃表面,使平板玻璃的两边和中间均匀加热,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板玻璃的加热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D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辐射对流管,2-主通风管,3-热循环风机,4-阀体,5-阀体连接杆,6-位移控制器,7-辊道,8-玻璃,9-炉体,10-第一热电偶,11-加热器,12-第二热电偶,13-阀孔,14-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核心是炉腔14内部的加热温度通过布置在热循环风机3进风口处的加热器11的温度来控制,而各辐射对流管1的温度和对玻璃8的对流加热强度可通过流入各管中的高温气体流量(或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各辐射对流管1沿纵向(即玻璃的输送方向)排布在玻璃8的上下表面附近,整体形成一个连续均匀的辐射对流带对玻璃8的整个上下表面进行均匀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9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