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启动电路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9332.2 | 申请日: | 201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范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电路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启动电路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用来给个人计算机等供应电力的系统一直受制于许多限制,包括在启动和关闭模式期间的限制。这种限制在涉及多个供给以及需要提供电力消耗最小化且速度最大化的低电压组件的情况下变得特别明显。使用多个供电压的系统中的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在启动模式和通常的运行中,可能需要将一部分供电限制在比其他供电更低的供给电压上,以避免闭锁。除了这个顺序限制,有时候情况是在启动中两个供给输出之间的电压差一定不能超过一个特定的较小电压。这两种情况导致需要这些电力供给同时启动,并且互相跟踪,直到最低的电压供给达到了它最终的值,一旦这个发生,剩余的供给可继续跟踪至它们的运行值。但是目前的电力系统难以实现上述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软启动电路及其系统,能够可控地产生软启动电压波形以响应进入规定运行状态的受控电力输出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端以及耦合到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的输出端,输入端用于供应操作电压,从输出端输出电压供给到负载,负载包括电容单元CL及电阻单元R1;输入端耦合到接地的输入电容器C1和第一MOSFET开关M1和电阻器R1之间的公共节点,第一MOSFET开关M1的源极至漏极电流流动路径与电阻器R1和地相串联,第一MOSFET开关M1的栅极电耦合到比较器的输出,电阻器R1耦合到提供第一恒定电流i1的电流源以及运算跨导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电流输出耦合到输出第二MOSFET开关M2的栅极;第二恒定电流i2耦合到电流输出和第二MOSFET开关M2的栅极的公共连接点;第二MOSFET开关M2的漏极耦合到外部供给电压VEXT,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耦合到输出端;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反馈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和运算跨导放大器的反相输入;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耦合到恒定电压源V1。
一种软启动电路系统,包括不少于2个软启动电路,所有软启动电路的输入被线或在一起,用于在启动中产生一组软启动电压。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所有受控电源输出装置进入同样的规定运行状态前,即所有电源FET栅极预充电且它们的源极电压互相匹配前,阻止任一软启动电路产生软启动电压波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软启动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软启动电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软启动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软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端11以及耦合到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的输出端12,输入端11用于供应操作电压,从输出端12输出电压供给到负载,负载包括电容单元CL及电阻单元R1,输入端11耦合到接地的输入电容器C1和第一MOSFET开关M1和电阻器R1之间的公共节点13,第一MOSFET开关M1的源极至漏极电流流动路径与电阻器R1和地相串联,第一MOSFET开关M1的栅极电耦合到比较器20的输出23,电阻器R1耦合到提供第一恒定电流i1的电流源10以及运算跨导放大器30的非反相(+)输入31,电流输出33耦合到输出第二MOSFET开关M2的栅极,第二恒定电流i2耦合到电流输,33和第二MOSFET开关M2的栅极的公共连接点,依靠跨导放大器30的输出,MOSFET M2的栅极可以被电流i2拉高或者被放大器30的电流输出33拉低,第二MOSFET开关M2的漏极耦合到外部供给电压Vext,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耦合到输出端12,第二MOSFET开关M2的源极反馈到比较器20的反相(—)输入21和运算跨导放大器30的反相(—)输入32;比较器20的非反相(+)输入22耦合到恒定电压源V1。
而V1是小于电流源i1的输出和电阻器R1的乘积的某个规定电压。为了提供一系列无限制可操作参数的目的,V1可为50mV,而电流源i1的输出和电阻器R1的乘积对应于比之更大的电压值,以考虑OTA输入偏系统接地偏移。因此,制造过程的可变性无法导致V1大于i1*R1(这将阻碍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93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