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8903.0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华;李本海;李永东;许晓东;王文军;朱国森;朱志远;吕延春;刘洋;柴玉国;秦登平;危尚好;王星;姜中行;崔阳;李海波;孙硕猛;张海华;刘金刚;李战军;季晨曦;陈斌;白学军;周金明;王东柱;刘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C21C5/36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史桂芬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冶炼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冶金炼钢工艺,特别适合转炉少渣冶炼方法。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承上启下,转炉铁损与炉渣渣量相关,白灰加入量的多少决定渣量的多少,因此降低白灰加入量对降低转炉冶炼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转炉冶炼有3种冶炼工艺,单渣吹炼、双渣冶炼、转炉双联等工艺。对于单渣冶炼正常白灰加入量根据铁水硅含量控制白灰加入,通常加入量在40kg/t~60kg/t钢左右;双渣冶炼通常在硅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白灰加入量较单渣冶炼高;双联工艺一般采用同一转炉或者采用不同转炉,双联工艺白灰使用量较低,但需增加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改进冶炼工艺,降低冶炼过程中白灰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少渣冶炼工艺,方法如下:
(1)转炉吹炼分为脱磷期与脱碳期,脱磷期采用较低的供气强度,顶吹供气强度在2.0M3/min.t~3.2 M3/min.t之间;脱碳期采用较高的供气强度,顶吹供气强度在2.8 M3/min.t~4.0 M3/min.t之间;
(2)转炉底吹流量控制按照0.01M3/min.t~0.40M3/min.t控制,按供氧体积量计算顶吹供氧70%前底吹氮气,顶吹供氧70%以后使用氩气吹炼;
(3)脱磷期枪位控制按照1.2~1.6米进行控制,脱碳期枪位控制按照1.2~1.7米控制;
(4)渣料加入:矿石或烧结矿加入量吨钢5~30kg/t,轻烧按照5~15kg/t,石灰总加入量按照20~40kg/t控制;脱磷期碱度1.2~2.0控制;脱碳期白灰加入量碱度按照2.8~4.0控制;
(5)脱磷期结束倒出40%~60%的脱磷渣,出钢后利用炉内脱碳渣顶吹氮气溅渣护炉,剩余渣料留在炉内,作为下炉脱磷期渣料使用;
(6)脱磷期结束,铁水磷含量控制在0.045%以下,碳含量控制在2.0%以上;
(7)脱磷期结束铁水温度控制按1300℃~1400℃控制。
冶炼第一炉脱磷期白灰加入质量与脱碳期白灰加入质量比例控制在40%~60%,冶炼第二炉脱磷期白灰加入质量与脱碳期白灰加入质量比例控制在20%~45%,冶炼第三炉脱磷期白灰加入质量与脱碳期白灰加入质量比例控制在0%~30%。
脱碳期碱度的控制:脱磷期白灰加入量随炉渣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降低,脱碳期白灰加入量随炉渣循环次数的增加不断提高,炉渣循环3次~5次左右总白灰加入量达到平衡。
该工艺的主要特征为:(1)将转炉吹炼分为脱磷、脱硅处理和脱碳炼钢两个阶段;(2)在第一阶段脱磷处理结束后,倒炉将部分炉渣40%~60%倒出,然后进行第二阶段的脱碳吹炼;(3)脱碳吹炼结束后出钢,但炉渣保留在炉内,供下炉脱磷处理用;(4)为了防止下炉兑铁水时发生喷溅,在兑铁前先加入废钢、渣料、冷却剂等将炉内液渣冷却为固态。
采用该工艺不必对现有设备和炼钢车间布置做大的改动,而采用双联工艺则需对脱磷转炉出铁用钢包进行改造,转炉炼钢平台需“开孔”以使脱磷出铁后铁水包返回铁水装入跨进行装铁操作;采用该工艺由于脱磷后不倒出铁水,因此可采用常规废钢。而采用双联工艺则只能采用轻薄废钢;该工艺中间不倒出铁水,较双联可减少钢水温降50℃左右,脱碳吹炼阶段热量富裕,能够满足由于钢水真空精炼任务加重、促进夹杂物上浮等而需要高温出钢需要,转炉终点温度1680-1700℃;该工艺脱碳阶段炉渣量在50~60kg左右,较双联有较大增加,能够满足溅渣护炉工艺要求;与双联工艺基本相同,该工艺也具备大幅度降低石灰消耗、减少炉渣排放、增加生产稳定性、低成本生产洁净钢等优点,能够获得显著经济效益。采用该工艺,如在脱碳阶段添加足够渣料,能够满足生产低磷、超低磷钢的需要。
为了提高脱磷期脱磷效果,需要提高炉内铁水-顶渣的搅拌强度。提高渣—金搅拌强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降低炉渣熔点与流动性,选择最优成渣路线,2)提高底吹搅拌强度,3)提高熔池供氧量,增加碳氧反应速度,通过大量生成CO气泡搅拌熔池。为了提高顶渣流动性,可以回收脱碳渣,回收的脱碳渣与脱磷过程加入的矿石提高了熔池供氧量,通过进一步降低顶枪枪位增加熔池搅拌力度,可以释放出大量CO气体,从而提高了渣—金界面脱磷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89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