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板材热复合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8756.7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丰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5 | 分类号: | B32B37/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板材 复合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板材的生产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塑料板材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当塑料板材挤压成型后,为了使塑料板材具有某种功能,通常需要在塑料板材的表面复合功能性膜。塑料板材上功能性膜进行复合时首先需要在成型的塑料板材上涂胶水,然后将功能性膜贴在塑料板材上,再通过加热使功能性膜与塑料板材紧密复合。采用上述方法在塑料板材上复合功能性膜存在以下缺点:1)不环保,由于胶水通常含有有毒物质,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塑料板材往往会挥发有毒气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2)不经济,这种方式生产方式工艺较为复杂,而且要使用胶水等材料,因此生产成本较高;3)复合不牢固,采用这种方式加工的塑料板材功能性膜很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塑料板材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胶水粘结就可将功能性膜与塑料板材进行复合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板材热复合装置,包括一塑料板材挤压机构,所述塑料板材挤压机构用于将高温的塑料材料挤压成塑料板材,其还包括一功能性膜输送机构,所述功能性膜输送机构用于将功能性膜送至所述塑料板材挤压机构进料端,从而使功能性膜与高温的塑料材料共同经过塑料板材挤压机构形成塑料板材。
优选的,所述塑料板材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第二挤压辊及第三挤压辊,所述第一挤压辊、第三挤压辊与所述第二挤压辊挤压配合。
优选的,功能性膜输送机构包括用于缠绕功能性膜的支撑辊,用于将功能性膜撑开的两个张紧辊及将功能性膜送至塑料板材挤压机构进料端两个输送辊。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张紧辊为磁力张紧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塑料板材热复合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高温塑料材料进入挤压机构进料端前在高温塑料材料表面覆盖功能性膜,使高温塑料材料与功能性膜同时经过挤压机构进行挤压形成塑料板材。
优选的,所述高温塑料材料进入挤压机构进料端前的温度在200°至250°之间。
优选的,在进行挤压时,挤压机构上挤压辊的温度设定在80°至10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塑料板材热复合装置及方法在使用时,直接将功能性膜直接覆盖在高温塑料材料表面,然后再通过挤压机构进行挤压形成塑料板材,从而使功能性膜直接热压在塑料板材上,使功能性膜与塑料板材贴合更加的牢固。通过这种方法无需在使用胶水进行粘结,可有效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塑料板材不会产出有毒气体,因此也更加的环保。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该塑料板材热复合装置包括一塑料板材挤压机构和一功能性膜输送机构。塑料板材挤压机构用于将高温的塑料材料挤压成塑料板材,功能性膜输送机构用于将功能性膜送至所述塑料板材挤压机构进料端,从而使功能性膜与高温的塑料材料共同经过塑料板材挤压机构形成塑料板材。
塑料板材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6、第二挤压辊7及第三挤压辊8,第一挤压辊6、第三挤压辊8与第二挤压辊7挤压配合。功能性膜输送机构包括支撑辊1,两个张紧辊2、3及两个输送辊4、5。支撑辊1用于缠绕功能性膜10,两个张紧辊2、3用于将功能性膜10撑开,张紧辊2、3为磁力张紧辊,两个张紧辊之间的压力通过磁力进行调节,两个输送辊4、5用于将功能性膜10导至第一挤压辊6、第二挤压辊7之间的进料端,输送辊4、5的温度可调节。如功能性膜需要预热,只要调节输送辊4、5的温度或直径,让功能性膜增大与输送辊4、5接触面积,即可达到预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丰塑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丰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8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