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墨组、印染方法和印染物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7556.X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矢竹正弘;长濑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P1/52;D06P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印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得到发色性高并且洇渗少的印染物的油墨组、印染方法和印染物
背景技术
喷墨印染与丝网印染等以往的印染不同,不需要版的制作·保管·洗涤等与版有关的事项,具有能够按照需要形成层次性优异的图像的优点。采用喷墨方式对布帛进行印染的方法在与丝网印染等以往的印染方法相比适合少量多品种生产,使废液处理的负荷减轻,能够缩短交货期等方面具有优势性。
采用喷墨方式进行印染的情况下,由于喷出性的问题,油墨粘度通常低达10mPa·s以下左右,或者布帛迅速吸收油墨并固着的功能不足,因此为了防止印制后的印染物的洇渗,一般预先对布帛实施前处理。例如,公开了对于对布帛进行染色的染料,通过使特定量的基本上为非染色性的水溶性高分子、水溶性盐类或水不溶性无机微粒作为前处理剂附着于布帛,从而得到了清晰、鲜明的印染图像的喷墨染色用布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了喷墨印染方法,是对纤维素系纤维构造物印染高温型反应染料油墨的喷墨印染方法,通过预先采用碱性物质、脲和具有非离子性或阴离子性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对纤维素系纤维构造物进行前处理,从而能够鲜明且无洇渗地将浓色染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上述所有的方法,其目的均为防止图像的洇渗和在高浓度下得到鲜明的染色物,但尚未达到实现与采用以往的丝网印染法得到的染色物匹敌的色浓度、鲜明感。此外,这些前处理通常采用浸渍、涂布等手段将前处理剂赋予布帛,但随着近年来的印刷速度提高,洇渗倾向于进一步增大,因此要求以防止洇渗为目的的前处理对策的进一步改进。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布帛印染中的洇渗,公开了各种方法、技术。例如,还公开了利用油墨中的成分与布帛上的由前处理产生的另外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洇渗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该方法存在如下等问题:在对布帛必须进行特别的前处理方面伴有工序的增加,而且在油墨中新成分(例如凝胶化糊剂)等的添加变得必要,损害油墨的保存稳定性。
此外,公开了除了油墨以外准备另外的液体,利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对于该方法,不需要布帛的前处理,但在不能获得充分的防洇渗效果以及损害油墨的保存稳定性方面不实用。
因此,要求开发能够得到发色性高、洇渗少的印染物的喷墨印染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315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4-3535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0-81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55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19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得到发色性高并且油墨的洇渗少的印染物的前处理液和具有该前处理液的油墨组、以及、使用了上述前处理液或上述油墨组的印染方法和印染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方案或适用例实现。
(方案1)
前处理液,是将油墨印染于布帛前对该布帛进行前处理时使用的前处理液,含有水、多价金属离子和第一高分子微粒,上述第一高分子微粒是交联性聚氨酯和/或交联性聚氨酯-聚脲,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并且采用光散射法得到的粒径为30nm以上5μm以下。
(方案2)
方案1所述的前处理液,其中,在25℃时,上述第一高分子微粒的四氢呋喃(THF)不溶物为40%以上。
(方案3)
方案1所述的前处理液,为喷墨印染用。
(方案4)
油墨组,是具有油墨和将该油墨印染于布帛前对该布帛进行前处理时使用的前处理液的油墨组,其中,上述前处理液为方案1所述的前处理液,上述油墨含有第二高分子微粒,上述第二高分子微粒为交联性聚氨酯和/或交联性聚氨酯-聚脲。
(方案5)
方案4所述的油墨组,为喷墨印染用。
(方案6)
印染方法,是布帛的印染方法,使用方案1所述的前处理液或方案4所述的油墨组。
(方案7)
方案6所述的印染方法,其中,上述布帛是由棉、麻、人造丝纤维、醋酸酯纤维、丝、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或者它们的2种以上的混纺形成的布帛。
(方案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7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