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使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6750.6 | 申请日: | 201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尧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C23C22/07;C25D11/36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胡里程 |
| 地址: | 3301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电化学 反应 磷酸盐 转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工艺的发明属于磷化工艺领域,涉及磷化前预处理;在预处理过程中采用除油脂除锈和提高附着力等方法来提高磷化质量,增强烤漆附着力。
背景技术
原磷化工艺简单(酸洗→水洗→磷化→钝化),对产品只起到了除锈的作用,没起到为烤漆打底的作用,使烤漆易脱落;原磷化生产所需的时间很长,生产在此工序易形成瓶颈,而且效率很低,气味很难闻,对环境污染和人的身体健康都影响很大;以前磷化后的产品放置3-4小时表面就出现了锈迹,磷化后的产品没有磷化层,起不到增加烤漆的附着力的作用,导致烤漆易脱落,顾客投诉较多,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使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工艺,该工艺给烤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提高油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也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使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工艺,其步骤为:(1)酸洗:用行车将基体金属吊入酸洗池中,盐酸溶液比例为盐酸6:水4,时间为10-30分钟;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2)水洗:水池PH:6.0-7.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时间为:1-2分钟;采用水枪喷洒和水池浸泡把产品上的酸性清洗剂清洗掉。(3)脱脂:脱脂槽配料比:5-8%,电热管加热,工艺要求温度为70℃-90℃,时间:5-10分钟;生产过程中,槽液浓度下降了要及时添加脱脂粉,槽内油污每班必需打捞一次;脱脂是利用碱对植物油的皂化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皂化物达到除油脂的目的;而纯粹的碱液只能皂化除掉植物油脂而不能除掉矿物油脂;因此我们在碱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利用表面活性剂的乳化作用达到除矿物油的目的。(4)再水洗:水池PH:6.0-7.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采用水池浸泡是方式将把产品上的表面活性剂和碱清洗掉。(5)表面调整:胶肽表调比例:0.2%,PH:7.0-10.0,常温,时间:30秒到60秒;目视槽液表面发黄需定期更换,5-10天更换一次,并保证PH值;目的是促使磷化形成晶粒细致密实的磷化膜,以及提高磷化速度。(6)磷化:配料比例:8-15%,通过电热管加热,温度:65-75℃,时间:10-15分钟,TA:35-45PT(总酸),TA:6.9-9.5PT(游离酸);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磷酸盐化学转换成膜的过程,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防止金属被腐蚀;也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油漆层的附着力;(7)封闭:配料比:抗氧化剂1%,电热管加热,温度:80-90℃,PH:7.0-9.0,提高膜层的附着力。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虽然工艺比较复杂,但是操作起来简单,配比浓度易掌握,十分的科学合理;每此操作只要按照工艺要求就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且生产周期很短,能适应大批量的生产,且无气味,无毒害,不会给环境和人带来影响;彻底的改变了烤漆附着力不行的问题,而且螺纹部位容易生锈和长时间放置导致生锈的问题也得以有效的解决,减少了顾客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酸洗:用行车将基体金属吊入酸洗池中,盐酸溶液比例为盐酸6:水4,时间为10分钟;(2)水洗:水池PH:6.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时间为:1采用水枪喷洒和水池浸泡把产品上的酸性清洗剂清洗掉。(3)脱脂:脱脂槽配料比:5%,电热管加热,温度为70℃,时间:5分钟;生产过程中,槽液浓度下降了要及时添加脱脂粉,槽内油污每班必需打捞一次;(4)再水洗:水池PH:6.0-7.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5)表面调整:胶肽表调比例:0.2%,PH:7.0,常温,30秒;目视槽液表面发黄需定期更换,5-10天更换一次,并保证PH值;(6)磷化:配料比例:8%,通过电热管加热,温度:65℃,时间:10分钟,TA:35PT,TA:6.9PT;(7)封闭:配料比:抗氧化剂1%,电热管加热,温度:80℃,PH:7.0,提高膜层的附着力。
实施例二:
(1)酸洗:用行车将基体金属吊入酸洗池中,盐酸溶液比例为盐酸6:水4,时间为30分钟;(2)水洗:水池PH: 7.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时间为: 2分钟;采用水枪喷洒和水池浸泡把产品上的酸性清洗剂清洗掉。(3)脱脂:脱脂槽配料比: 8%,电热管加热,工艺要求温度为90℃,时间:10分钟;生产过程中,槽液浓度下降了要及时添加脱脂粉,槽内油污每班必需打捞一次;(4)再水洗:水池PH: 7.0,保持溢流,每星期更换一次;采用水池浸泡是方式将把产品上的表面活性剂和碱清洗掉。(5)表面调整:胶肽表调比例:0.2%,PH: 10.0,常温,60秒;目视槽液表面发黄需定期更换,5-10天更换一次,并保证PH值;(6)磷化:配料比例: 15%,通过电热管加热,温度: 75℃, 15分钟,TA: 45PT,TA: 9.5PT;(7)封闭:配料比:抗氧化剂1%,电热管加热,温度: 90℃,PH:9.0,提高膜层的附着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