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外润滑剂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6740.2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夏森林;徐璐莎;夏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森林 |
主分类号: | C08G63/52 | 分类号: | C08G63/52;C08G63/676;C08G63/78;C08L27/06;C08L6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1021 浙江省金华市竹***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润滑剂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工程助剂用的PVC外润滑剂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PVC(聚氯乙烯)是PE(聚乙烯)的氯聚合物,是使用量较大的塑料之一,现在仍然在大量使用,其消耗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氯乙烯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
因为聚氯乙烯固有的分子结构特点和聚合方式,如果直接作为唯一原料生产出塑料产品,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聚氯乙烯对光、热的稳定性较差。在不加热稳定剂的情况下,聚氯乙烯100℃时开始分解,130℃以上分解更快。受热分解出氯化氢有毒气体,并变色,阳光中的紧外线和氧会使聚氯乙烯发生光氧化分解,因而使聚氯乙烯的柔性下降,最后发脆。聚氯乙烯的抗冲击性能差,耐寒性不理想,硬质聚氯乙烯塑料的使用温度下限为-15℃,软质聚氯乙烯塑料为-30℃,显然无法满足对于聚氯乙烯制品在生活中和工业中的使用要求。
因此,在聚氯乙烯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通常在聚氯乙烯树脂粉末的加工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其他化学原料来改变聚氯乙烯的化学性质,从而使其产品满足对聚氯乙烯产品的物理、化学上的性质要求。
这些化学原料主要有增塑剂、增强剂、外润滑剂等。
目前PVC助剂中主要采用硬脂酸、季戊四醇、己二酸混合作为外润滑剂。这种外润滑剂中己二酸存在诸多的缺陷:
1.己二酸的纯度要求高,价格昂贵,使整个外润滑剂的成本较高;
2.己二酸的不粘性较差且析出大,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经常需要停机插滚筒,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同时脱模效果差,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经济效益;
3.除一定的润滑作用外,对PVC产品的强度、耐寒度等综合性能没有任何提高。
对此,申请人已经于2007年提交了申请号为200710069513.8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PVC外润滑剂及其制作工艺》,但是由于公开号为US5232967A的发明专利《LUBRICANTS FOR THERMOPLASTIC PLASTICS》中也提到了关于富马酸的利用,因此技术方案部分被对比文件所公开。而申请人在先的申请文件中没有关于整个工艺流程的进一步说明。
此后申请也研究了公开号为US5232967A的美国发明专利,申请人发现该专利是一个较老的专利申请,因此无论是工艺还是选料上都还存在着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所采用的加工温度较高,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试验就能发现,其最终的成品率和成品质量并没有其所宣称的那么突出,这样的技术是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PVC外润滑剂及其制作工艺,降低了加工时的反应温度,优化了产品的配比。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PVC外润滑剂的制作工艺为:先由化学工业所产生的废液经回收处理得到富马酸,加工时先选取富马酸作为母液,然后加入多元醇,充分搅拌后加入季戊四醇,最后加入硬脂酸进行酯化,然后经过150℃-160℃高温聚合,聚合后通过200℃高温进行真空脱醇,冷却后切片,整个加工过程中不添加催化剂,其中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硬脂酸: 40%-70%
季戊四醇: 10%-30%
富马酸: 10%-25%
多元醇 5%-17%组成。
优选的,本发明一种PVC外润滑剂的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硬脂酸: 70%
季戊四醇: 15%
富马酸: 10%
乙二醇 5%。
优选的,本发明一种PVC外润滑剂的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硬脂酸: 40%
季戊四醇: 30%
富马酸: 15%
乙二醇 15%。
优选的,本发明一种PVC外润滑剂的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硬脂酸: 40%
季戊四醇: 20%
富马酸: 23%
二丙二醇 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森林,未经夏森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6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