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5514.2 | 申请日: | 201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田;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3/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外加 碳源 生活 污水 深度 工艺 装置 | ||
1.一种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 原生生活污水进入厌氧酸化池进行预处理,调节污水水质及水量,水力停留时间为5-6小时,厌氧酸化池容积负荷为0.65-1.74kgCOD/m3·d;
(2)步骤(1)的出水进入垂直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内进行微量曝气,强化污水中NH4+-N的硝化,通过NH4+-N电极监测,控制出水中NH4+-N与NO3--N的比例为1:1~1.4:1,确定合适的曝气气水比及水力停留时间,其适合的运行参数范围:垂直潜流湿地容积负荷为0.13-0.28kgNH4+-N/ m3·d,氨氮曝气比为2.5-5g NH4+-N/ m3空气;
(3)步骤(2)出水进入水平潜流湿地,为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良好的缺氧/厌氧环境,控制水平潜流湿地进水中BOD5与N比为0.2:1-0.5:1,水平潜流湿地容积负荷为0.004-0.011kgNH4+-N/ m3·d;
(4)步骤(3)出水用作景观水体补充水源或市政杂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当该工艺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则无需设置厌氧酸化池。
3.一种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厌氧酸化池(21)、微曝气垂直流湿地(22)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3)依次经管道和阀门连接组成,其中:厌氧酸化池(21)内垂直放置有3个折流板,位于中间的1个折流板固定于厌氧酸化池(21)底部,左、右2个折流板悬空放置,厌氧酸化池(2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放空管,厌氧酸化池(21)顶部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4);微曝气垂直流湿地(22)顶部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出水口(4),微曝气垂直流湿地(22)内设有第一湿地填料(10),底部一侧通过空气阀门(7)和空气流量计(8)连接曝气机(5),另一侧底部为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NH4+-N电极(12),NH4+-N电极(12)连接数据采集器(13),微曝气垂直流湿地(22)顶部设有穿孔布水管(9),第一湿地填料(10)上种植有湿地植物菖蒲(17),微曝气垂直流湿地(19)上部一侧设有第一上弯式出水管(1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0)上部一侧设有布水管(15),该布水管(15)连接第一上弯式出水管(1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3)内垂直布置有两个穿孔布水板,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3)分隔有3个部分,位于左、右两侧的湿地设有布水区填料(14),位于中间的湿地设有第二湿地填料(18);第二湿地填料(18)上种植有湿地植物菖蒲(17),水平潜流人工湿地(23)另一侧设有第二上弯式出水管(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地填料(11)由 50mm粒径为20-30mm石子、50mm粒径为10-15mm砾石、450mm粒径为3-9mm的砾石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需外加碳源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湿地填料(18)由550mm粒径为3-9mm的砾石组成,布水区填料(14)由550mm粒径为20-30mm石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5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放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钠离子软化水处理再生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