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讯指示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5484.5 | 申请日: | 201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翁绍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森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 为;袁颖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钓鱼配备方面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在水中的鱼上钩后始终都能保持在水面上供传递鱼讯及降低水阻以利搏鱼,而在将鱼拉出水面时,能自动移到靠近鱼钩处,使钓鱼者可将钓线收到适当长度以方便取鱼的鱼讯指示器。
背景技术
钓鱼乃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休闲活动,而钓鱼又依垂钓的地方不同而分为海钓、钓鱼场、溪钓、矶钓等。无论何种钓鱼场,其所需的工具及相关配备大致上都大同小异,差别只是在于钓鱼者会随着鱼种类及钓鱼环境的不同特性等改变其相关配备的结构、形状及尺寸而已,而其中最常见的配备乃是可浮在水面上用于担负传递鱼讯及控制鱼钩深度功能的鱼讯指示器,而该鱼讯指示器的表现,乃关系着鱼获量的多寡。
请参阅图1所示,指出一般已知的鱼讯指示器10为可浮于水面上的浮体,其结合固定在钓线11上。如此,钓鱼者便可藉由该鱼讯指示器10的浮动状况得知鱼是否上钩。而且,由于一些特定的鱼种通常会在一固定的水中深度中游动,因此要钓该种鱼便需使鱼钩12位在其常游动的深度中,方可较易钓到鱼。而要控制该鱼钩12在水中的深度,则需要将该已知的鱼讯指示器10固定在距离该鱼钩12一适当长度位置处,如此一旦将该鱼钩12抛入水中时,便会因该鱼迅指示器10飘浮在水面上而使该鱼钩12自然地垂落在相对的水中深度处。
请参阅图2所示,指出该已知的鱼迅指示器10由于固定在该钓线11上,因此当鱼上钩而下潜时,该已知的鱼迅指示器10亦会随着鱼的拉动而潜入水中。如此,钓鱼者便无法透过该鱼讯指示器10来观察鱼的游走动向,因此会增加拉鱼过程的困难度,其有可能因此而使钓鱼者拉动方向错误, 进而发生脱钩或断线的情形。而且,由于该已知的鱼讯指示器10 本身具有浮力,因此当其随着鱼沉入水中后,会大幅增加搏鱼时的阻力,而不利钓鱼者的搏鱼。另外,该已知的鱼讯指示器10随着鱼沉入水中,更是可能碰撞坚硬的礁岩而有容易撞坏的问题。
请参阅图3所示,指出一般在海钓或矶钓等钓鱼环境时,为了钓较深处的大鱼,钓鱼者通常会将该已知的鱼讯指示器10与鱼钩12间之距离尽量拉远至可投射动作的范围处,如此方可使鱼钩12能沉入水中较深的深度。然而,如此一旦当鱼上钩时,即使利用将该钓竿13的卷线器14将钓线11收回而将鱼拉出水面时,则也只能收到该鱼讯指示器10接近钓竿13 尾端的位置处,而该鱼讯指示器10至该鱼钩12处则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而如此长的距离会造成钓鱼者取鱼的困难度。目前钓鱼时虽可利用网捞来帮助取鱼,但如遇上述情形时,则需很长的网捞,而该网捞越长则越费力且操作上相对的不方便,所以同样的取鱼困难度亦不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针对上述的诸多问题,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在水中的鱼上钩后始终都能保持在水面上供传递鱼讯及降低水阻以利搏鱼,而在将鱼拉出水面时能自动移到靠近鱼钩处,使钓鱼者可将钓线收到适当长度以方便取鱼的鱼讯指示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讯指示器,包括钓鱼时可浮在水面上的浮体,其特点是:还包括控制杆及弹性压线组,该浮体具有沟槽及穿孔,该沟槽的槽底面具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该穿孔贯穿该浮体且通过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该穿孔供一钓线穿过;该控制杆结合在该浮体上且在该沟槽中摆动,该控制杆具有凸部,该凸部具有可供该钓线穿过的通孔,该控制杆在沟槽中摆动时,使该凸部位在该第二容槽外,或使该凸部位在第二容槽中且该凸部的通孔对正该穿孔;该弹性压线组设在该第一容槽中,该弹性压线组在该控制杆摆动至凸部位在该第二容槽外时被其驱动而压住该钓线,同时产生弹力使该控制杆定位,该弹性压线组在该控制杆克服其弹力而摆动至该凸部位在第二容槽中且该凸部的通孔对正该穿孔时放开该钓线。
如此,藉由摆动该控制杆来控制该弹性压线组压住或放开该钓线,便可轻易地将其调整到距离该鱼钩的适当长度处,以达到调整该鱼钩沉入水中的深度的目的。而且当鱼在上钩挣扎拉扯钓线时,该钓线对该控制杆所产生的拉力足以使该控制杆克服该弹性压线组的弹力而摆动至凸部摆至第二容槽中使该凸部的通孔对正该穿孔,以放开该钓线。因此,即使上钩的鱼下潜时,该浮体仍会因穿过其中的钓线未被该弹性压线组压住,而顺着该钓线向上浮出水面,以便于钓鱼者能更清楚地知道上钩的鱼的游走动向,而且可降低水阻以利搏鱼。特别是,当该上钩的鱼被向上拉出水面时,该浮体会因穿过其中的钓线未被压住,而顺着该钓线向下降到靠近该鱼钩处,因此该钓竿上的卷线器便可将该钓线卷收到使上钩的鱼靠近钓鱼者的长度,如此便可使钓鱼者取鱼时更为地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森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森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4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