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小型快速拆、装可抬式稻、麦收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5454.4 | 申请日: | 201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贺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炳松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李展明 |
地址: | 410111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快速 装可抬式稻 麦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应丘陵、山区的一种轻型稻、麦收割机。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做出以前已公知的全喂入稻、麦收割机。对于丘陵、山区稻、麦收割存在以下缺陷:其一、转运不方便:山区水稻田都在山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实现机耕道到田间。两人抬不起,轮距宽于五十公分的稻、麦收割机都无法进去收获工作。其二、传统结构的收割机刀排故障率高,定刀刃口不耐磨、不锋利:原因①护刃器切割工作面是要起到定刀片切割作用,但护刃器整体包括切割工作面都是钢材铸造件,热处理淬火后,达不到硬度要求,刃口不耐磨、不锋利。②动刀片与护刃器切割工作面贴合。切割工作面为2×6㎝直条形状,相互间隔有5.5 cm多的空间,导向平面极窄,动刀片在护刃器切割工作面上往返直线运动时,动刀片极容易杀入护刃器切割工作面的空间,造成切割面卡死,损坏其它传动部件严重后果。其三:整机笨重,割台出穗口到脱粒桶进穗口有一段较大的落差距离,现有的设备都设置有输穗槽、提升输穗带和传动装置,能减轻重量的部件没有采取重量轻的非金属材料代替,湿润田收割时压紧田褥,给二次翻耕带来困难,尤其是泥水田。其四:还有已公知的小机型全喂入稻、麦收割机,除存在以上缺陷外还存在因体积小、无法安置风选,含杂率高等缺陷。所以一般和没有特殊结构的稻、麦收割机一直得不到丘陵、山区农户的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丘陵、山区的一种轻小型可快速拆、装的可抬式稻、麦收割机。其转运方便,不受丘陵、山区道路限制,可快速拆卸和组装;工作效率高。
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轻小型快速拆、装可抬式稻、麦收割机,包括收获总成,底盘总成,动力总成和割桔杆刀排总成组成。割台出穗口与脱粒桶进穗口直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收获总成,取消了传统收割机从割出穗到脱粒桶进穗这一段落差距离设置的输穗槽、提升输穗带和传动装置。割桔杆刀排总成位于底盘总成下底架前端;收获总成后部设有挂靠嵌入式插板组件,底盘总成前上端设置有挂靠嵌入式插座组件;底盘总成机架后下部设有插板槽及张紧器;底盘总成顶部设有拉绳器;动力总成下部设有插板;割桔杆刀排总成的动刀杆上组装有左、右送草巨齿组件和分草器。
根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割穗刀排总成和割桔杆刀排总成的定刀梁上的定刀片刃口向上。
割穗刀排总成和割桔杆刀排总成动刀杆上的动刀片刃口向下。
定刀片和动刀片是相同的形状、材质,并采用相同的热处理方法制成的。
承重轮、导向轮及张紧轮等是尼龙或非金属轻质材料。
本发明的割台出穗口与脱粒桶进穗口直接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收获总成,取消了传统收割机从割出穗到脱粒桶进穗这一段落差距离设置的输穗槽、提升输穗带和传动装置。本发明由底盘前上端设置的嵌入式插座装置和拉绳器调节割台高度,这样既缩短了机器的长度,又减轻了机器的重量。本发明转运方便,不受丘陵、山区道路限制,如遇单桥或<55厘米宽的窄田埂,可快速拆卸成三个总成后,两人抬得起,到目的地后,组装成整机,总共时间只需几分钟;收割时不受异形、小块、窄弯田的限制;泥水田收割时不易塌陷;切割面的动刀排在定刀排上往返直线运动时杜绝刀杀刀的损机事故;定刀片是优质钢材,热处理高频淬火后达到外硬内柔强度要求、刃口耐磨、保持长期锋利;含杂率低:鼓风机能把籽粒、茸毛草、灰尘分离,将茸毛草、灰尘吹出含杂率低;工作效率高:收获总成合理配套斗、桶、输穗搅龙、脱粒装置,收割效率比其它任何两人抬得起的轻小型稻、麦收割机高数倍;一个人操作收割不停机时可卸粮袋。一种快速拆、装两人可抬式轻小型稻、麦收割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获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盘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动力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割桔杆刀排结构示意图;
图6是割桔杆刀排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A-A剖视图;
图8是图5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炳松,未经贺炳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