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叶式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5019.1 | 申请日: | 201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权;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C2/344 | 分类号: | F04C2/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叶式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叶式压缩机以其结构紧凑、轴承受力小、运转平稳、结构简单等特点已成为目前车用制冷压缩机的主流。
传统的旋叶式压缩机,如图1所示,该旋叶式压缩机包括缸体11、叶片13、转子15及前后端盖,其中,转子15设置在缸体11内部,其型线为正圆形,该转子15内部径向偏心处开有滑槽16,叶片13在滑槽16内有做往复运动;前后端盖设置在缸体11的两端;缸体11的内表面为类椭圆柱面(缸体型线为类椭圆形),其上开有排气口14,吸气口12开在端盖上。当转子15转动时,叶片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叶片13的端部紧贴于缸体11的内表面,缸体11的内表面、转子15和前后端盖与相邻叶片13组成彼此密封的小单元,小单元随着转子15的转动,依次实现吸气、压缩、排气冲程,转子15转动一周实现吸排气两次。
由于上述旋叶式压缩机的缸体型线采用的是简谐型线,且该单一曲线使缸体与转子在缸体最小向径处为线接触(考虑缸体宽度),易造成泄漏,导致容积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缸体与转子接触处加入与转子半径相等的圆弧密封曲线,再与简谐曲线相连的组合曲线作为缸体型线,这样虽保证了缸体与转子在缸体最小向径处为面接触,但由于密封曲线与简谐曲线的不光滑连接,转子在运行时会产生加速度突变而产生柔性冲击、噪声,加快了压缩机叶片和缸体的磨损。
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在保证缸体与转子接触处密封性的前提下减小磨损量、增大排气量且叶片无冲击的旋叶式压缩机,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旋叶式压缩机,以实现在保证缸体与转子接触处密封性的前提下减小缸体和叶片的磨损量并增加排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包括转子、前后端盖、叶片和缸体,其中,所述缸体内表面轴对称;所述前后端盖设置在所述缸体的两端;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转子上径向偏心处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叶片,所述转子的转子型线为圆形,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满足如下方程:
其中,为所述转子的转角,且
S为叶片的位移;
为所述叶片的位移函数,三阶连续;
ρ为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的极径;
为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的极径函数;
θ为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的极径对应的极角;
φ为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的极径对应的极角与转子转角之差,其中,
e为叶片中心线与转子回转中心的偏距;
r为所述转子的半径;
R为所述缸体的缸体型线的最大极径;
h为叶片的最大位移,
优选的,在上述旋叶式压缩机中,所述叶片的位移函数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5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万向轴错位结构
- 下一篇:含α氨基酸结构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用途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