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4415.2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罗鸣;华安柱;刘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轮毂 隔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轿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轿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轿车舱内对“隔音、隔振、防腐、防噪”的标准要求也不断提高。调节轿车内声音品质,可以通过变更设计,更改车体结构来实现,这就需要通过修改甚至报废车体零件模具来达到这一目的,花费时间长、增加成本高;还可以对噪音源进行吸音、隔音,目前已有轿车减振器、前后围隔音隔热垫、车内隔音、隔振地毯、车身粘贴玻璃等,使轿车座舱内的振动和噪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CN 201045030Y专利中采用隔音块来降低后轮罩内的噪音,本发明通过增加轮毂包隔音垫调节轿车内声音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它能降低汽车在行使过程中后轮产生的噪声,并能降低车内的噪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本体的外形呈薄壳状,与后轮毂包的内壁贴合,其特征是:本体为层状结构,由上层和下层组合而成;在本体上设有多个安装沉台,在每个安装沉台的底部设有一通孔,各通孔与设在后轮毂包上的凸焊螺柱对应配合,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后轮毂包上。
所述的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其所述上层的材质为EVA材料,所述下层的材质为吸音棉毡。
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层的材质为3.5mm厚的EVA材料,所述下层的材质为6.5mm厚的吸音棉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声学包装零件—后轮毂包隔音垫,降低了汽车在行使过程中后轮产生的噪声;在不改变车身结构的情况下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装配在车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本体1的外形呈薄壳状,与后轮毂包4的内壁贴合,本体1为层状结构,由上层5和下层6组合而成;在本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沉台2,在每个安装沉台的底部设有一通孔,各通孔与设在后轮毂包4上的凸焊螺柱对应配合,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后轮毂包4上。
进一步,上层5的材质为EVA材料,下层6的材质为吸音棉毡。
进一步,所述上层5的材质为3.5mm厚的EVA材料,下层6的材质为6.5mm厚的吸音棉毡。
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轿车后轮毂包隔音垫本体1的外形呈薄壳状,与后轮毂包4的内壁贴合,本体1为层状结构,由上层5和下层6组合而成;在本体1上设有多个安装沉台2,在每个安装沉台的底部设有一通孔,各通孔与设在后轮毂包4上的凸焊螺柱对应配合,并通过螺母固定在后轮毂包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4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