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食用酸除垢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3502.6 | 申请日: | 2011-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一萌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董光仁 |
地址: | 300051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食用 除垢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垢用的配合物,具体是一种复合食用酸除垢剂。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热水,烧水、煮饭、喝茶,洗浴,锅炉供暖等等,生水在加热之后都会程度不同地产生水垢,而且,形成的水垢又很难清除,结成的水垢中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饮用时将上述物质带入人身体,生成难溶的沉淀,阻碍营养的吸收。同时,这些氧化物进入身体还会引起神经、消化、泌尿造血系统病变和功能紊乱,尤其是重金属等残留物,会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因此,应当经常及时清洗器具内壁的水垢。此外,各种饮水、供热水管道和保温容器等,长期使用形成的水垢,逐渐使管腔容积变小,造成输送、传导、使用效率降低。甚至会造成重大的伤害事故。
去除水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采用酸类化合物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碳酸镁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酸钙盐、酸镁盐和二氧化碳,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餐具或茶具中的水垢常用食醋、压榨桔汁等可食性酸性液体浸泡清除,但缺少食用酸除垢剂的专用产品。
中国专利1130599公开了“弱酸性防垢除垢剂”,它是由有机酸、铵盐、氯化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有机酸可为氨基磺酸,柠檬酸,丙烯酸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铵盐为硝酸铵或氯化铵或其混合物,该防垢、除垢剂可用于工业锅炉,冷却设备中。成本低,经济实用。
中国专利101186395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型酸式除垢剂以丙酸、柠檬酸、氨基磺酸、盐酸、磷酸和水为原料;制备时,将固体物料柠檬酸、氨基磺酸依次加入化料釜中,然后加入水并搅拌使固体物料溶解;将液体物料丙酸加入化料釜中并进行搅拌,使其溶解;用耐酸泵将盐酸和磷酸依次打入化料釜中,并将所有物料搅拌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200目涤纶筛网过滤,得到配置好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本发明是将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为一体的复合型酸式除垢剂,在常温下既可方便去除各种水垢,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同时对用水设备无腐蚀,是较佳的去除锅炉、茶炉、饮水机、电开水器、热水瓶、水壶等用水设备水垢的除垢剂。但是,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是主要原料丙酸有毒,有刺激性气味。高浓度接触时或引起皮肤、眼粘膜表面的局部损伤。爆炸上限%(V/V):12.1,爆炸下限%(V/V):2.9,因此,安全性差。
中国专利1301809 “一种家用除垢剂” ,该发明为一种家用除垢剂,由盐酸、明胶、六次甲基四胺、乙二醛和水组成,本发明产品能够大大减少或消除对各种器皿的腐蚀,配制简单,原料成本低,除垢能力强且时间短,无毒无味无污染腐蚀,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陶瓷、塑料等器皿的水垢清除。
中国专利1283673公开了一种“粉状除垢剂”,它包括氨基磺酸、硼酸钠、钨酸钠、乌洛托品、重铬酸钠、氟化氢铵等,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性较高,对金属腐蚀性小,无污染。该发明适用于工业上的锅炉、管道除垢,也可对使用水的家用电器进行除垢清洗。氨基磺酸产品本身不会燃烧和爆炸,但遇火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如SO2、SO3、NH3等。其水溶液能灼伤眼睛,对鼻子、咽喉、皮肤都具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应用大量水冲洗,安全性差。
上述除垢剂的原料为非食用品,其中多数为非食用酸,其中盐酸属于强酸,具有挥发性和强腐蚀性,对人体呼吸道与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与伤害,属于危险品。安全性差,应用领域受局限,故不适宜用于食品工业设备、设施与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除垢剂接触人体后,对呼吸道与皮肤具有强烈的刺激与伤害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全部采用食品级原料,对人体无危害的复合食用酸除垢剂。
本发明是基于采用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可食用有机酸,如我国世界产量第一的柠檬酸,安全可循环生产,资源有保证,在世界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逐渐替代或淘汰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学合成与强酸强碱类腐蚀性高的,危险有害污染环境的化学除垢试剂。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食用酸除垢剂,该除垢剂是采用以下重量份数比的食用酸原料制成的:
食品级柠檬酸 55—65份
苹果酸 34—44份
抗坏血酸 1—2份
食用固体香精 0.01—1份,
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后,经200目涤纶筛网过滤,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一萌,未经张一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