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黄变木器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3338.9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75/06;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梁朝玉 |
地址: | 2017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黄变 木器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器漆,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抗黄变的木器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木器白面漆种类繁多,但是白面漆容易黄变,通常是耐黄变性不佳或者耐黄变不够持久造成的。一般来说,黄变是二异氰酸酯中苯环被氧化引起的,如TDI,MDI体系由于本身结构所限,异构化生成醌类结构等发色基团,因而黄变不可避免。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影响白面漆黄变的原因一般有:一是树脂本身的耐黄变性能的好坏,一般来说丙烯酸树脂好于合成脂肪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好于醇酸树脂。二是钛白粉的耐候性,金红石型钛白粉要好于锐钛型钛白粉。三是固化剂的耐黄变性,以TDI为单体的三聚体固化剂就差于以HDI为单体的三聚体固化剂。四是硝基纤维素在涂料中的使用,传统油漆耐黄变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添加了硝基纤维素。当然添加合理的助剂对白面漆的耐黄变性也十分重要。白漆变黄最直接的原因是太阳中的紫外光破坏了漆膜,所以白漆中添加紫外光吸收剂也是延缓白漆变黄的有效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聚氨酯白面漆易黄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黄变木器漆,有效地解决了所述难题。
本发明提供的高耐黄变木器漆,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包括羟基丙烯酸树脂、金红石型钛白粉、纳米填充料、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化剂、混合溶剂和助剂,所述B组份包括固化剂,所述A组份和所述B组份分开包装,使用时按照B组份的重量为A组分重量的20%~35%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和脂环族的异氰酸酯固化剂。
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
优选地,所述A组份中各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进一步,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可以由羟基聚酯树脂替代。
本发明通过优质的材料筛选及合理的配方组合,可以做到不变色,且面漆的白度如雪般纯白,历久不黄变,能用于室外;强力遮盖,涂刷面大;漆膜硬度高,手感细腻;固含量高,VOC排放量低,无游离TDI,健康环保;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易施工,可以开放与半开放式涂装。可用于幼儿园、儿童房、星级饭店、星级宾馆、医院、豪华住宅等的高品质时尚装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1: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为:
所述耐黄变木器漆的A组份的各组成及其重量含量为:
A组份:
B组份:
固化剂:脂肪族和脂环族的异氰酸酯,其中,B组份用量为A组份的25%。
制备过程为:1、投入羟基丙烯酸树脂、助剂于作业缸中低速(500-800转/分钟)分散10-15分钟至均匀;2、低速搅拌下加入金红石型钛白粉、纳米填充料、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化剂,用部分混合溶剂清洗缸壁及搅拌轴上的粉尘,高速(1000-1500/转)分散30-40分钟至细度为40um以下,加入剩余的混合溶剂分散至均匀;3、检验合格后,用200目滤网过滤,包装制得A组份。
B组份的脂肪族和脂环族的异氰酸酯固化剂分开包装,在使用时按照A组份用量的25%和A组份混合均匀,得到所述耐黄变木器漆。
经检测,本实施例的耐黄变木器漆的技术效果为:
按配比A∶B=4∶1配漆性能测试结果:
施工性:施涂无障碍
遮盖率:95.5
涂膜外观:正常
储存稳定性(50℃,15天):无异常
铅笔硬度(擦伤):F
附着力(划格间距2mm)/级:1
耐黄变性(168小时)ΔE:1.3
本实施例配方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可以由羟基聚酯代替。丙烯酸树脂和羟基聚酯都具有较好的耐黄变性能,用它们来做所述木器漆的主体树脂可以获得很好的耐黄变性,
本发明的金红石型钛白粉,选用进口的金红石型钛白粉,从而拥有较好的耐候性,可以明显提高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还添加了紫外光吸收剂和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保护漆膜不受紫外光的破坏,延缓白漆变黄。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为:
所述耐黄变木器漆的A组份的各组成及其重量含量为:
A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材轧制油添加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轻质降噪改性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