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来垂钓鳊鱼的鱼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43226.3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作权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6;A23K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25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来 垂钓 鳊鱼 鱼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垂钓鳊鱼的鱼饵。
背景技术:
鳊鱼亦称武昌鱼,头宽为口宽的2倍以下,背鳍刺一般短于头长,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比较适于在静水中生活,喜欢在有沙砾、石块、生有大量淡水壳菜和其他水下植物的硬质河床底部,冬季则群集于最深的沟缝,洞穴或坑塘中越冬。因其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备受广大产养殖户的青睐。鳊鱼为草食性鱼类,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喜欢吃陆生禾本科植物和菜叶,还能摄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动物,或食用人工饵料,因此食性范围较广,一般从每年4月开始摄食,一直延续到11月,以6~10月摄食量最大。鳊鱼属杂食性鱼类,荤素皆吃,特别喜欢酒糟味,在钓鱼的鱼饵中添加酒糟常有很好的收获,本发明是一种在4月至11月使用的面制鳊鱼鱼饵,以玉米面、酒糟、面粉、红薯、桑葚、虾粉、香油、优质曲酒为原料,并通过特定的工艺配制而成,该鱼饵具有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来垂钓鳊鱼的鱼饵,该鱼饵是针对鳊鱼的生理特点配制而成,具有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配制该鳊鱼鱼饵使用的原料有:玉米粉48%-50%、酒糟10%-12%、面粉10%、红薯4%、桑葚3%、虾粉2%、香油1%、优质曲酒20%。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批量生产鳊鱼鱼饵的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面粉在锅内炒熟。
2.将红薯在锅内煮熟捣碎。
3.将桑葚捣碎。
4.将玉米粉、酒糟、炒熟的面粉、捣碎的煮熟红薯、捣碎的桑葚、虾粉、香油混合均匀后加水适量和成面团,上锅蒸制8成熟,切成小块。
5.钓鳊鱼时,将小块面团在优质曲酒中浸泡20分钟,即得鳊鱼鱼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鳊鱼鱼饵的配制方法,该鱼饵具有配制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钓鳊鱼效果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10%的面粉在锅内炒熟;将占总量为4%的红薯在锅内煮熟捣碎;将占总量为3%的桑葚捣碎;将将占总量为48%的玉米粉、12%的酒糟、10%的炒熟的面粉、4%的捣碎的煮熟红薯、3%d捣碎的桑葚、2%的虾粉、1%的香油混合均匀后加水适量和成面团,上锅蒸制8成熟,切成小块;钓鳊鱼时,将小块面团在占总量为20%的优质曲酒中浸泡20分钟,即得鳊鱼鱼饵。
实施例2:
将占总量为10%的面粉在锅内炒熟;将占总量为4%的红薯在锅内煮熟捣碎;将占总量为3%的桑葚捣碎;将将占总量为49%的玉米粉、11%的酒糟、10%的炒熟的面粉、4%的捣碎的煮熟红薯、3%d捣碎的桑葚、2%的虾粉、1%的香油混合均匀后加水适量和成面团,上锅蒸制8成熟,切成小块;钓鳊鱼时,将小块面团在占总量为20%的优质曲酒中浸泡20分钟,即得鳊鱼鱼饵。
实施例3:
将占总量为10%的面粉在锅内炒熟;将占总量为4%的红薯在锅内煮熟捣碎;将占总量为3%的桑葚捣碎;将将占总量为50%的玉米粉、10%的酒糟、10%的炒熟的面粉、4%的捣碎的煮熟红薯、3%d捣碎的桑葚、2%的虾粉、1%的香油混合均匀后加水适量和成面团,上锅蒸制8成熟,切成小块;钓鳊鱼时,将小块面团在占总量为20%的优质曲酒中浸泡20分钟,即得鳊鱼鱼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作权,未经陈作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3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