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550.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飞达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电阻 加热 退火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件进行热处理的退火炉,尤其是对特种玻璃进行热处理的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工件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通过各种温度条件下的热处理来改善
工件的内部组织、表面硬度、消除应力等,以使工件的各项力学指标达到工艺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退火炉,一般都具有加热升温的作用,在控制装置控制下加热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但其降温时一般就是随炉冷却等,不能准确控制温度下降的斜率,无法满足升温和降温精度要求高的工件的热处理要求。如,一种大尺寸的特种玻璃的退火,玻璃尺寸为∮1500×200~300mm,加热过程中炉温均匀性≤±3℃,炉温稳定度≤±1℃,保温时间≥100 h,降温速率按工艺要求进行程序控制,现有的退火炉无论在加热效率、炉温均匀性、炉温稳定度、降温速率、每炉的处理量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废品率极高,而且其热处理后的合格品性能也仅是刚刚满足要求,无法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限制了特种玻璃的使用范围,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退火炉,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件时在加热效率、炉温均匀性、炉温稳定度、降温速率、每炉的处理量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废品率极高等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炉温均匀性高、炉温稳定度强的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包括炉体、炉膛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底面是活动的炉底盖,炉底盖下面设置有走轮,炉底盖能够在升降装置带动下上升或下降,上升后与炉体密封配合,形成炉膛的工作底面,下降后落到相配合的轨道同一平面上,通过自带的或外界的驱动装置,使走轮在轨道上移动;
在炉膛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分区布置的电加热器;
在炉膛的顶端,设置有风循环装置,风循环装置包括风机、顶导流板和侧导流板,竖向设置的侧导流板的上端与设置在风机下面的顶导流板相连接,侧导流板与炉膛侧面的电加热器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形成风循环通道,风循环通道通过侧导流板底端出口或侧导流板上开设的通风口与炉膛连通;
在炉体上,设置有冷却风管道,冷却风管道通入炉壁内,隐藏在炉衬内的若干个出风口,在控制装置作用下,将冷风送入与热风混合后再进入炉膛内。
进一步的特征是:在炉底盖上设置有加热器。
冷却风管道的尾端设置为若干根通风支管,通风支管沿炉膛的周向均匀布置,每根通风支管分别向风循环通道内或炉膛内通入冷风。
本发明的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自动化程度高;从装料、行走、活动炉底的升降、加热升温、降温等过程,都在退火炉的程序控制装置控制下进行,高度自动化;
2、采用了激光测温和多区加热解耦控制(温差控制),可控硅调功,变功率调节方式,使加热过程中达到较高的炉温均匀性、炉温稳定度等,炉温均匀性≤±3℃,炉温稳定度≤±1℃,保温时间≥100 h,降温速率按工艺要求进行程序控制,满足热处理工艺的需要;
3、热处理后的工件的各项力学指标达完全达到工艺要求,而且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状况,满足特种工件的热处理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退火炉结构主视图(剖视);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风循环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底升降式电阻加热退火炉,包括炉体1、炉膛2和控制装置,炉体1由表面的金属炉壳和其内的耐热炉衬构成,炉体1内部的空腔形成炉膛2,作为待热处理工件放置的区域;炉体1的底面是活动设置的炉底盖3,炉底盖3下面设置有走轮4,构成炉底小车,走轮4与设置在炉体1下面的轨道5配合,能够在轨道5上移动(在自带的或外界的驱动装置作用下);炉底盖3能够在升降装置6带动下上升或下降,上升后与炉体1密封配合(密封炉体1底面的炉口),形成炉膛2的工作底面,下降后落到相配合的轨道5上,通过走轮4在轨道5上移动。图中,所示的升降装置6为液压缸,为一种液动升降装置,带动炉底盖3、走轮4等升降。炉底盖3和走轮4的移动,可以采用液压缸或电机等。
在炉膛2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组电加热器7,电加热器7为电阻加热式,在控制装置控制下通电后发热以加热炉膛2以及炉膛2内的工件;所述电加热器7沿炉体1高度方向设置为两组、三组或四组,每组可单独控制,能取得更好的加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飞达电炉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飞达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