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2426.7 | 申请日: | 201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2/55;H01R12/71;H01R25/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式 连接器 | ||
1.一种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具有金属壳(1)、绝缘座体、若干上层端子(3)和若干下层端子(4),所述绝缘座体的前面具有上、下两个插入口,所述上、下两个插入口分别向绝缘座体内部凹进形成上、下两个分别用于容置第一、二卡(A、B)的上、下容置空间,上、下层端子分别藉由上层端子插接部和下层端子插接部置于绝缘座体,上层端子接触部(31)位于上容置空间内供与第一卡(A)接触导通,上层端子焊接部(32)焊接于主板,下层端子接触部(41)位于下容置空间内供与第二卡(B)接触导通,下层端子焊接部(42)焊接于主板,所述下层端子接触部(41)为弯曲状,弯曲状的下层端子接触部的最高点为与第二卡接触的下层端子触点(411),所述下层端子触点位于所述下层端子接触部的自由终端(412)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31)为弯曲状,弯曲状上层端子接触部的最高点为与第一卡接触的上层端子触点(311),所述上层端子触点位于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的自由终端(312)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插接部(33)由前向后依次斜向上延伸出上层端子弹性臂(34)和上层端子接触部(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卡插入上容置空间后下压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仍位于所述上容置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的自由终端(312)高于所述上层端子接触部与上层端子弹性臂的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焊接部(32)位于连接器后方,所述上层端子插接部(33)和所述上层端子焊接部(32)间具有上层端子连接部(35),所述上层端子连接部由位于绝缘座体内的平直段和位于绝缘座体后方的竖直段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端子的结构是:所述下层端子焊接部(42)向后延伸出下层端子插接部(43),所述下层端子插接部由前向后依次斜向上延伸出下层端子弹性臂(44)和下层端子接触部(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由相互独立的上座体(21)和下座体(22)堆叠组装而成,所述上容置空间由所述金属壳(1)与上座体(21)共同界定而成,所述下容置空间由所述上座体(21)和所述下座体(22)共同界定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A)为TransFLash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B)为TransFLash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向插卡式双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端子的结构是:所述上层端子插接部向前延伸出上层端子弹性臂,所述上层端子弹性臂前端向后上方延伸出上层端子接触部,所述上层端子焊接部位于连接器后方,所述上层端子插接部和所述上层端子焊接部间具有上层端子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2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