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布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40615.0 | 申请日: | 2011-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红;长谷山国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浙东新冈建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00 | 分类号: | B28B21/00;B28C7/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混凝土布料机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门帘式混凝土布料机,另一种是蛟龙式布料机;前者仅靠料斗下方出料口处的出料门的开启或闭合来实现布料或停止布料动作,布料时料斗中的混凝土是依靠自身重力落下的,如要加大布料量,就需要加大出料门的开启程度,但这样就容易使得出料口的开度大于管桩钢模的直径,落下的混凝土极易散落到管桩钢模外及合模部分,需要仔细清理管桩钢模后才能合模,否则存在漏浆现象影响后续工序正常进行,故存在落料不够密实、布料效率较低,且无法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供给量的问题;而后者是在料斗下方设置有水平的蛟龙,即螺杆式送料装置,通过蛟龙将混凝土送到出口处,虽然这种结构的布料机可以准确的控制下料量,但是混凝土到出口处后也是依靠自身重力下落的,故仍然没有解决落料松散的问题,而同时蛟龙在输送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粘滞态的特性,蛟龙转动需要的较大的动力,能耗和蛟龙的磨损均较高,从而使得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在下料口不扩大的前提下,可使落料速度较快、落料较密实,能耗较小及使用成本较低的混凝土布料机。
本发明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混凝土布料机,它包括支架和与支架连接的料斗,所述的料斗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设有加速下料装置。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出料口处设有加速下料装置,则在下料加速装置的作用下,经过出料口下落的混凝土均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下落的速度更快,混凝土落到管桩钢模中时比较密实;且加速下料装置可在单位时间内,使得混凝土通过出料口的体积要大于混凝土自然下落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出料口的体积,故无需加大出料口的开度即可实现加大出料量的目的;再者加速下料装置又没有完全与混凝土接触,故混凝土对加速下料装置的粘滞作用较小,加速下料装置工作所需的动力也就较小,磨损较少。因此本发明在下料口不扩大的前提下,可使落料速度较快、较密实,能耗较小及使用成本较低。
作为改进,所述的加速下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电机及转动连接在料斗出料口的第一下料辊和第二下料辊,所述的电机与第一下料辊和第二下料辊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的支架设有用于控制第一下料辊与第二下料辊贴合或分开的启闭装置,当第一下料辊与第二下料辊贴合时出料口关闭,第一下料辊与第二下料辊分开时出料口打开,则这种加速下料装置的结构较简单,且连接的地方均在料斗的外侧,故维护较方便,维护成本也较低。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启闭装置为气缸,则气缸工作可靠性好,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换,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下料辊的两端和第二下料辊的两端均设有与料斗下端铰接的铰接架,且第一下料辊的两端和第二下料辊的两端均转动配合在各自对应的铰接架的下端;所述的第一下料辊对应二个铰接架与料斗铰接的铰接轴分别为第一铰接轴和第四铰接轴;所述的第二下料辊对应二个铰接架与料斗铰接的铰接轴分别为第二铰接轴和第三铰接轴,则这种结构使得第一下料辊和第二下料辊贴合或分开较方便,且不影响链条传动,在闭合或分开的过程中传动装置可一直工作,故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在料斗下端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转动配合在第一铰接轴上,且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三者之间相互限位,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铰接轴对应的铰接架之间相互限位;所述的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和第三链轮均转动配合在第二铰接轴上,且第四传动齿轮与第三链轮之间相互限位,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铰接轴对应的铰接架之间相互限位;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与第四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的第二链轮与第三链轮之间设有链条传动;所述的第一链轮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二链轮与第五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三链轮与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的第五链轮和第四链轮分别与第一下料滚和第二下料辊连接;这种结构的传动装置均在料斗的外侧,后期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也较低,且链条和齿轮组成的传动,不存在打滑现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浙东新冈建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浙东新冈建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0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