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型柴油机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9542.3 | 申请日: | 201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兰银在;陈泽忠;靳永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P5/10 | 分类号: | F01P5/10;F01P3/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703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型柴油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军用V型柴油机冷却系统外围管路复杂,进水管及附属水道分别布置在机体两侧,为了能够左右两端同时上水,油底壳下面也要布置进回水管。零件数量多,成本较高,使得整机体积庞大,整机重量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V型柴油机冷却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整体重量轻,提高了机体刚度和铸造工艺性,机体性能可靠,便于维护保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V型柴油机冷却装置,它包括机体、第一螺堵、第一气缸盖水腔、第一回水管、气缸垫、第二回水管、第二气缸盖水腔、进水管、水泵、机油热交换器和第二螺堵,机体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水道、机体左侧水腔、机体右侧水腔、内部水道、第二纵向水道、横向水道,内部水道、横向水道与第一纵向水道、第二纵向水道连通,第一气缸盖水腔与机体左侧水腔连接,气缸垫分别设置在第一、二气缸盖水腔与机体左、右侧水腔之间,第一气缸盖水腔上设置有上水孔、第一回水管,第一纵向水道与第一气缸盖水腔通过上水孔连通;第二气缸盖水腔上设置有上水孔、第二回水管,第二气缸盖水腔与机体右侧水腔连接,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与机体上的回水箱连接,机体左、右侧水腔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孔、第二冷却水孔、第三冷却水孔,第二气缸盖水腔与第二纵向水道连通,机油热交换器与水泵连接,水泵通过进水管与第二纵向水道连接,第一纵向水道左、右两端的清砂孔通过第一螺堵密封,第二纵向水道左、右两端的清砂孔通过第二螺堵密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水泵、机油热交换器布置在机体一侧,进水管集成在机体中,简化了机体结构,提高了机体刚度和铸造工艺性,可使整机的设计达到轻量化、高强度、高紧凑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整机性能,且整机外观漂亮;2、结构简单紧凑、整个系统零件少,布置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成本低,又便于维修保养,减少了一般发动机冷却系统常有的焊接不良,管路老化开裂等弊病,有利于满足产品系列化、通用化的要求,在内燃机行业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3、由于采用在机体水腔直接加水、发动机机体升温快、使用热水少、有利于满足冬季寒区启动柴油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横向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V型柴油机冷却装置,它包括机体1、第一螺堵2、第一气缸盖水腔5、第一回水管6、气缸垫7、第二回水管9、第二气缸盖水腔10、进水管14、水泵15、机油热交换器19和第二螺堵20,机体1上设置有第一纵向水道3、机体左侧水腔8、机体右侧水腔11、内部水道12、第二纵向水道13、横向水道21,内部水道12、横向水道21与第一纵向水道3、第二纵向水道13连通,第一气缸盖水腔5与机体左侧水腔8连接,气缸垫7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盖水腔5与机体左侧水腔8之间、第二气缸盖水腔10与机体右侧水腔11之间。第一气缸盖水腔5上设置有上水孔4、第一回水管6,第一纵向水道3与第一气缸盖水腔5通过上水孔4连通,第二气缸盖水腔10上设置有上水孔4、第二回水管9,第二气缸盖水腔10与机体右侧水腔11连接,第一回水管6、第二回水管9与机体1上的回水箱连接,机体左侧水腔8、机体右侧水腔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水孔16、第二冷却水孔17、第三冷却水孔18,第二气缸盖水腔10与第二纵向水道13连通,机油热交换器19与水泵15连接,水泵15通过进水管14与第二纵向水道13连接,第一纵向水道3左、右两端的清砂孔通过第一螺堵2密封,第二纵向水道13左、右两端的清砂孔通过第二螺堵20密封。
工作过程:
冷却水通过机油热交换器19进行热交换并在水泵15驱动下,冷却水通过进水管14流经机体1被输送到第一气缸盖水腔5、第二气缸盖水腔10中。冷却水经过机体1右侧后端进水管14进入机体内第二纵向水道13,一路经机体1内部水道12,冷却水进入机体右侧水腔11冷却气缸套后,经过冷却水孔16、17、18、气缸垫7进入第二气缸盖水腔10;另一路冷却水经机体横向水道21,流进机体1左侧后端机体内第一纵向水道3,通过机体1内部水道12,冷却水进入左侧机体水腔8,气缸套经过冷却后,冷却水由上水孔4经气缸垫7进入第一气缸盖水腔5。在此过程中冷却水通过并联方式进入机体左侧水腔8、机体右侧水腔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的耐盐性
- 下一篇:操作设备、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装置以及信息显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