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浇三角形复合地基桩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成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9501.4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常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雷 |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5/38;E02D11/00;E02D7/18;E02D5/66;E02D5/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形 复合 地基 施工 方法 及其 专用 成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快速完成现浇混凝土三角形大型复合地基桩的施工方法和专用成孔器。此方案适用于各类深厚软弱土、回填土的复合地基桩的施工。可广泛应用于海堤复合桩基础、港口码头吹填造地的软基处理和其它土木建设中的软弱地基处理中。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处理各类港口、码头、水利、机场、铁路和建筑深厚软弱土、回填土的桩基施工中,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即先将大直径单钢护筒打入或压入土中,再通过冲孔、挖掘或螺旋钻取土,这种施工方法在成孔过程中需要排出大量的泥土,不仅工程量大、给现场环境带来污染,而且还在二次清淤运输中再次染污了周围环境。同时,在浇注桩体时需用到大量的混凝土,不仅耗时费工,还加大了工程费用。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避免二次清淤运输污染,适应不同土层和场地的施工需求,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快速完成现浇混凝土三角形大型复合地基桩的施工方法和专用成孔器。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
(1)一种现浇三角形复合地基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依据软基处理桩基设计施工图在现场放样,确定桩基中心位置并分别埋放三角形钢筋砼实心桩尖。
b、启动移动式桩机带动中高频振动锤和专用液压夹具系统移到施工位置就位。开启中高频液压(电动)振动锤1,通过连接的法兰盘2和专用夹具滑槽横梁3、移动伸缩夹头4,夹紧外钢护筒6顶端和内钢护筒7顶端并使内钢护筒7底端嵌固于三角形钢筋砼实心桩尖9上端外槽处8,开始施振施压使内外钢护筒和桩尖联合体同时被快速振沉到地下土层设计标高处,松开夹具夹头4,移开液压(电动)振动锤1。
c、在完成上述发明内容(1)、项b、步骤工序后,把已制作好的钢筋笼由上至下从三角形内钢护筒7的内腔中吊放,钢筋笼定位检查完成后,从内钢护筒7内腔上端敞开处5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浇注完后,重新启动液压(电动)振动锤1,通过连接的法兰盘2和专用夹具3和夹头4,夹紧内外钢护筒顶端施振,先振动5秒钟后,查看腔内已浇的混凝土直至补足到设计标高为止。同时慢速提拔内外钢护筒直至出地面,并移置下一桩定位施工。
(2)作为本次专利施工工艺,其特征还包括:三角形内钢护筒7底端铰接三角形钢活瓣桩尖13法,其施工步骤如下:
a、依据软基处理桩基设计施工图在现场放样,确定桩基中心位置并分别埋放定位标记。
b、启动移动式桩机带动中高频振动锤和专用液压夹具系统移到施工位置就位。开启中高频液压(电动)振动锤1,通过连接的法兰盘2和专用夹具滑槽横梁3、移动伸缩夹头4,夹紧外钢护筒6顶端和内钢护筒7顶端并使三角形内钢护筒7底端铰接的三角形钢活瓣桩尖13闭合,开始施振施压使内外钢护筒和桩尖联合体快速振沉到地下土层设计标高处,松开夹具夹头4,移开液压(电动)振动锤1。
c、在完成上述发明内容(2)、项b、步骤工序后,仍按上述发明内容(1)、项c、步骤工序进行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雷,未经常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电动车窗控制系统
- 下一篇:开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