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宽带网关及家庭物联网网关实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9400.7 | 申请日: | 201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宾;应展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宽带 网关 联网 实现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家庭宽带网关及家庭物联网网关实现装置,涉及一种实现家庭覆盖的宽带网络及物联网络的实现装置。
二、背景技术
随着双向网络改造完成,三网融合业务的不断深入。数字电视机顶盒将由1.0时代升级为2.0时代。利用闪联标准的家电将实现一体化控制;利用物联网网关将实现家庭中的设备进行监控;水、电、气抄表、收费、支付;由现在的看电视变身为用电视。
三、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网络覆盖及物联网覆盖的问题。
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为以EoC为核心的家庭宽带网网关和物联网网关示意图,101为WiFi家庭覆盖模块,102为ZigBee家庭覆盖模块,103为以太网连接线,104为串口线,105为同轴电缆,106为EoC用户端板,107为以太网连接线,108为数字电视解压板,109为同轴电缆。
WiFi家庭覆盖模块(101),ZigBee家庭覆盖模块(102),以太网连接线(103),串口线(104),同轴电缆(105),EoC用户端板(106),以太网连接线(107),数字电视解压板(108),同轴电缆(109)。
WiFi家庭覆盖模块(101)通过以太网连接线(103)与EoC用户端板(106)进行数据的双向交互,EoC用户端板(106)再通过EoC、EPON系统将双向网络数据传送到核心网络(202),从而实现WiFi的家庭覆盖;WiFi家庭覆盖后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PC、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摄像机;
ZigBee家庭覆盖模块(102)通过串口线(104)连接EoC用户端板(106),通过EoC用户端板的串口与ZigBee家庭覆盖模块(102)进行通信;实现家庭水、电、气抄表,窗帘控制,空调控制,热水器控制,电饭煲控制,防盗报警控制,实现家庭物联网。
如图2所示,为IPQAM、IPTV双模点播系统示意图,200为IPQAM点播平台,201为IPTV点播平台,202为核心网络,203为数字电视广播平台,204为以太网,205为IPQAM边缘路由器,206为以太网线,207为OLT,208为同轴电缆,209为同轴电缆,210为光纤,211为电光调制器,212为光纤线,213为波分复用器,214为光纤,215为波分复用器,216为光纤,217为HFC光站,218为ONU,219为EoC局端设备,220为同轴电缆,221为耦合器,222为同轴电缆,223为同轴电缆,224为核心的家庭宽带网网关和物联网网关。
EoC用户端板(106)通过同轴电缆(105)连接EoC局端设备(218)通信,EoC局端设备(218)通过FSK、QPSK、QAM、OFDM、MIMO等调制方式与EoC用户端板(106)实现双向数据通信;109为同轴电缆,将同轴电缆(105)传送过来的模拟或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送到数字电视解压板(108)进行数字电视的解压还原为电视信号的视频。
IPTV点播方式:数字电视解压板(108)正常启动时,进入默认页面,当用户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时,产生命令信令->命令信令的数据通过以太网(107)传送给EoC用户端(106)->EoC用户端设备将信号调制为模拟数据信号通过同轴电缆(105)传送给EoC局端设备(219)->EoC局端设备(219)将数据传送给EPON的ONU(218)->再通过光纤传送给EPON的OLT(207)->EPON的OLT(207)接收到命令数据再通过核心网络(202)将数据传送给IPTV点播平台(201),IPTV点播平台(201)接收命令进行解析,按命令的要求将相应的视频数据流通过核心网络(202)->再通过EPON的OLT(207)转换为EPON光信号->通过光纤波分复用->传送到EPON的ONU(218)转换为以太网信号->EoC的局端设备(219),将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EoC的用户端(106),解码为以太网信号->数字电视解压板(108),数字电视解压板将视频流信号还原为视频信号->电视机显示。从而完成了整个IPTV的点播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4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