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控制电路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9356.X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德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光 装置 驱动 方法 控制电路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像素电路内的晶体管的特性(尤其是阈值电压)的误差进行补偿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用于有机EL元件的驱动的驱动晶体管的特性(尤其是阈值电压、迁移率)的误差进行补偿的技术。图26是专利文献1(图11)所公开的像素电路90的电路图。在相应于指定灰度的灰度电位通过开关91被供给到电容元件92的电极93的写入期间内,在将驱动晶体管94维持为导通状态的状态下,栅与漏由开关95连接(二极管连接)。因此,驱动晶体管94的栅-源间的电压被设定为对自身的阈值电压VTH的误差进行补偿的电压Vrst。接着,在经过了写入期间后的驱动期间,对各像素电路90的电极93供给三角波状的驱动电位,从而与电路点96连接的发光元件97的发光时间能够相应于指定灰度变化地受到控制。
专利文献1:特开2009-48202号公报
但是,难以在将电泳元件和/或液晶元件等的高阻抗的电光元件连接于电路点96的构成中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这是因为:在电光元件中几乎没有电流流过,所以电路点96的电位不确定,因此即使在写入期间将驱动晶体管94以及开关95控制为导通状态,驱动晶体管95的栅-源间的电压也不会收敛于目标的电压Vrst。考虑到以上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补偿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的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其具备像素电路与驱动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包括连接于被供给驱动电位的驱动电位线的第一端子、连接于电路点的第二端子和控制两端子间的连接状态的控制端子;包括连接于信号线的第一电极与连接于控制端子的第二电极的第一电容元件;连接于电路点的电光元件;和对电路点与控制端子的连接进行控制的开关,驱动电路,在驱动电位被设定为第一电位(例如高位侧电位VDR_H)的第一期间(例如初始化期间TRST),控制开关使其成为截止状态,以使得驱动晶体管变为导通状态的方式使控制端子的电位变化,在经过了第一期间后的第二期间(例如补偿准备期间QA),通过控制开关使其变为导通状态而将控制端子的电位设定为补偿初始值,在经过了第二期间后的第三期间(例如补偿执行期间QB),从信号线对第一电极供给相应于指定灰度的灰度电位,并且以使得驱动晶体管变为导通状态的方式使驱动电位从第一电位变化为第二电位(例如低位侧电位VDR_L),在经过了第三期间后的第四期间(例如工作期间TDRV),使控制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
基于以上的构成,在第一期间,经由相应于控制端子的电位的变化而被控制为导通状态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从驱动电位线对电路点供给第一电位。在第二期间,通过将开关控制为导通状态从而将控制端子的电位设定为补偿初始值。在第三期间,经由开关而进行了二极管连接的驱动晶体管相应于驱动电位(第一端子的电位)的变化而被控制为导通状态,因此控制端子的电荷经由开关、电路点、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移动到驱动电位线。因此,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电压接近自身的阈值电压(理想的状态是达到阈值电压)。另外,在第四期间通过使控制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使得在第四期间内的与灰度电位相应的时间点,驱动晶体管从截止状态以及导通状态的一方变为另一方,能可变地控制对于电光元件的电压的施加以及停止。
在以上的构成中,在第一期间电路点的电位确定为第一电位,因此如果适当地选定第一电位,则在第三期间内能够可靠地在驱动晶体管中流过电流。因此,即使在高阻抗的被驱动元件连接于电路点的状态下,通过第三期间内的补偿工作也能够有效地对驱动晶体管的特性的误差进行补偿。另外,电光元件为将电作用(电场的施加和/或电流的供给)与光作用(灰度和/或亮度的变化)的一方变换为另一方的被驱动元件。例如电泳元件和/或液晶元件等高阻抗的被驱动元件作为本发明的电光元件被适宜地采用。
另外,在第二期间将控制端子的电位设定为补偿初始值的方法为任意的方法。例如,方式A1中的驱动电路,在第二期间开始前,使控制端子的电位向在第一期间内的变化的相反方向变化,在第二期间通过控制开关成为导通状态而将该控制端子的电位设定为补偿初始值。在方式A1中,如果在第二期间开始前控制端子的电位向与在第一期间内的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当在第二期间中电路点与控制端子经由开关而连接时,则通过在第一期间蓄积在附随于电路点的电容成分的电荷向控制端子移动,从而设定补偿初始值。因此,能够在第三期间以使得驱动晶体管容易地转变为导通状态的方式来设定补偿初始值(例如如果驱动晶体管为N沟道型,则将补偿初始值设定为高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酰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