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水环形浮式人工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9217.7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军;曾恒一;刘建辉;董宝辉;邓贤锋;彭勇;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环形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港,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大型海上中转基地功能、可开启的大型深水环形浮式人工港。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需在海上布置一定数量的超大型浮式结构物。
目前,世界上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主要有两种结构型式:箱式和半潜式。箱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主要由浮于水面的浮箱拼装而成,整体上就像一块浮于水面的巨型平板,可用于海上浮动机场;半潜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主要是由立柱和水中的浮体共同支撑的浮于水面的结构物,可用于海上移动式基地。
随着近海油气资源日益枯竭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油气开发将不断向深远海推进,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深水、离岸距离太岸远、环境条件恶劣和补给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以上两种用于海上移动式基地的结构型式作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大型中转基地而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深远海油气开发形成限制。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箱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较差,只适用于在海况不太恶劣的海湾、礁湖或近海中,而不能在深海中使用;
(2)半潜式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无消浪设施、不具备工作船舶避风功能,物资中转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深水环形浮式人工港,其不仅可以开启,作为深远海油气开发的大型中转基地;而且,还具备了为深远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大量物资存储、中转、工作船只靠泊、避风以及直升机起降等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深水环形浮式人工港,其特征在于:设有数个单体模块,数个单体模块通过固定式连接件的连接形成一个弧状结构的模块;数个弧状结构的模块通过分离式连接件连接形成一可供船舶进出且能够开合的环形的浮式结构。
所述单体模块包括:数个浮箱,数个浮箱自上而下分层布置,其中,上部浮箱与下部浮箱之间通过数根柱体连接为一体,并贯穿中间浮箱,且中间浮箱内部舱容空间与立柱连通;位于边侧柱体的内侧及外侧分别安装有内、外消浪墙及内侧靠泊装置与外侧靠泊装置。
所述数根柱体的上端与上部浮箱的底板连接,上部浮箱的上表面为主甲板;下端与下部浮箱的顶板连接;柱体的形状为:半圆形、圆形或多边形,通过隔板可以将柱体分割为多个舱室;且柱体为深吃水立柱结构。
所述浮箱的截面形式为:矩形或带倒圆角的矩形,且通过径向板及环向板可以将浮箱分割为多个舱室。
所述内、外消浪墙为带有支撑的开孔板式结构,布置在水线面上下设定范围内,内、外消浪墙是通过横撑、斜撑分别与位于中间的柱体及柱间支撑连接。
所述内侧靠泊装置与外侧靠泊装置为桁架式结构,固定于单体模块中间的柱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消浪设施的弊端,通过内消浪墙和外消浪墙的设置形成孔隙式消浪室;
(2)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供船舶在恶劣条件下避风的弊端,通过可分离式连接件开启环形人工港实现船舶进港靠泊的功能;
(3)本发明结构整体重心可位于浮心以下,具有自稳性,安全性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柱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部浮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消浪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开启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单体模块,2上部浮箱,3中间浮箱,4下部浮箱,5边柱,6中柱,7内消浪墙,8外消浪墙,9固定式连接件,10可分离式连接件,11内侧靠泊装置,12外侧靠泊装置,13生活楼,14直升机甲板,15吊机,16绞车,21顶板,22底板,23边板,24径向板,25环向板,41顶板,42边板,51边板,52半圆板,53隔板,71边撑,72竖向支撑,73横向支撑,74开孔,75横撑,76斜撑,77柱间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单体模块1、上部浮箱2、中间浮箱3、下部浮箱4、边柱5、中柱6、内消浪墙7、外消浪墙8、固定式连接件9、可分离式连接件10、内侧靠泊装置11、外侧靠泊装置12、生活楼13、直升机甲板14、吊机15和绞车16共十六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