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9087.7 | 申请日: | 2011-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晓;孟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5B27/00 | 分类号: | A45B2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录放 折叠 文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扇,尤其是一种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
背景技术
在折叠扇的扇面上题写诗文的文化扇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传统,许多外国友人都拥有一把写有汉字诗文的文化扇,但由于文化差异,单纯题有汉字诗文的扇子无法全面准确地从音、形、意、境全方位地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华文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许多少数民族文字也通过文化扇的形式向世人传播,如女书纸扇、纳西文纸扇等,但同样存在着文化传播的语言瓶颈。同时扇面尺寸受限,无法以多语种的形式向来自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传播更多的文化信息。现有的一些扇子带有音乐盒或音效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扇子功能单一和用法单调的缺陷,但不能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用语音传递更多关于书写内容的信息给用户,不能给用户带来知识上的获取和精神上的享受。
经综合分析所检文献,未见设计具有如下特点的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的报道:
1、任意组合不同扇面文字和语音内容的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
2、扇面开闭检测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多用途、可任意组合不同扇面文字和语音内容的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采用具有录放音的集成电路系统,并配上多语种的诗文朗读解说来克服上述所说缺点,语种的数量和解说内容可以根据扇面的内容和不同的用户进行调整;并可在已有的语音内容基础上现场录制、删除用户自己的语音内容。
具体地说,本发明包括扇体,在扇体的一扇柄上凿有五个槽口,其内分别放置电池、录音按键、拨轮按键、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和扬声器;在扇体的另一扇柄上凿有一个槽口,其内放置强磁铁;
电池、录音按键、拨轮按键和扬声器分别与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连接;扇体闭合时,强磁铁和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中的干簧管动触点位置相
对。
其工作原理是:
在题有诗文的文化扇基础上,电磁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上集成有扇面开闭检测元件,从而实现以下功能:打开扇子,启动电子发音系统,自动朗读或吟唱扇面上的内容;合上扇子,关闭电子发音系统。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在普通的文化扇上增加了播音功能,增强了文化扇的文化传播功能,使得过去无法在小小的扇面上完全呈现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够通过语音的形式采用多种语言进行传播;
②在普通的文化扇上增加录音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文化扇原有的基础上,定制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作为馈赠礼物;
③仅在打开扇面时启动电源工作,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④结构不改变扇子原有外观,占用空间小,安装维护方便;
⑤应用广泛
电子录放音折叠文化扇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设计和制作各种与扇面内容相对应的语音内容,语音内容的语种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适合于配合名人字画制作成高档工艺礼品,尤其可以用来保护各种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布局图;
图3是语音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4是语音模块低电平产生电路原理图;
图5是下载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6是扇面开闭检测模块工作示意图(闭合时);
图7是扇面开闭检测模块工作示意图(打开时)。
图中:
00—扇体;
10—电池;
20—录音按键;
30—拨轮按键;
40—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
41—语音模块,
42—扇面开闭检测模块,421—干簧管动触点,422—干簧管静触点;
50—扬声器;
60—强磁铁;
70—下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一、总体
如图1、2,本发明包括扇体00,在扇体00的一扇柄上凿有五个槽口,其内放置有电池10、录音按键20、拨轮按键30、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40和扬声器50;在扇体00的另一扇柄上凿有一个槽口,其内放置强磁铁60;
电池10、录音按键20、拨轮按键30和扬声器50分别与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40连接;
扇体00闭合时,强磁铁60和电子录放音系统集成电路板40中的干簧管动触点421位置相对。
二、功能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9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酵母及其多阶段发酵生产赤藓糖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