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偏钛酸掺杂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37791.9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强;陈晓晓;徐宇兴;邱琳琳;陈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级 电容器 纳米 偏钛酸 掺杂 苯胺 复合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偏钛酸掺杂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胺与酸一起加到去离子水中配成苯胺的酸溶液;
(2)将步骤(1)的苯胺的酸溶液移入到冰水浴的三口烧瓶中,在其中加入偏钛酸纳米颗粒,形成苯胺-酸-偏钛酸纳米颗粒的固液混合物;
(3)将步骤(2)中的固液混合物在0.2~0.5W/cm2功率下超声-机械搅拌0.5~1h;
(4)向步骤(3)中高速搅拌的固液混合物中通氮气,除去三口烧瓶中的空气;
(5)将引发剂和酸一起加到去离子水中配成引发剂的酸溶液;
(6)将步骤(5)中的引发剂的酸溶液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入步骤(4)中高速搅拌的固液混合物里,控制滴加速度为10d/min;
(7)将步骤(6)的整个反应装置放于冰水浴中,低温反应一段时间,当滴液漏斗中的引发剂的酸溶液滴加结束后,再常温搅拌一段时间;
(8)抽滤步骤(7)中的反应产物,先用稀0.01mol/L的酸溶液洗涤至滤液无色,再用丙酮反复洗涤以除去未反应完全的有机物和低聚物,直至滤液为无色,最后用大量的酒精洗涤;
(9)60℃真空干燥步骤(8)中的洗涤产物,再研磨、200目过筛,得到纳米偏钛酸掺杂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权利要求1步骤(1)中苯胺的加入量为2~4.56ml,酸的加入量为8.3~16.5ml,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100~200ml;
(2)权利要求1步骤(2)中的偏钛酸纳米颗粒的加入量为0.225~0.9g;
(3)权利要求1步骤(5)中引发剂的加入量为2.567~4.56g,酸的加入量为8.3~16.5ml,去离子水的加入量为100~200ml;
(4)权利要求1步骤(7)中的低温反应时间为2~3h,常温搅拌时间为16~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权利要求1步骤(1)和步骤(5)中的酸为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硫酸、磷酸、十二烷基磺酸、樟脑磺酸的一种或几种;
(2)权利要求1步骤(5)中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双氧水、硫酸铈、碘酸钾、重铬酸钾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77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回转筒体表面智能抛丸清理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磨床加工坩埚杆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