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云英专用肥及其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7021.4 | 申请日: | 201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云英 专用肥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云英专用肥配方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紫云英是我国主要的绿肥作物,在培肥土壤、改善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投入、固碳减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沿海省份,冬季光热资源丰富,如福建省每年可利用的冬闲田面积达300万亩,发展冬种紫云英潜力巨大。当前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具有现实的意义,一方面高产鲜草量可以实现1hm2田肥2 hm2地的目标,从而增加稻田培肥面积,另一方面,随着各地紫云英推广面积的扩大,紫云英种子市场价格上涨较快,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可适当减少播种量,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福建稻区紫云英鲜草生产主要以拌种肥为主,后期如何追肥则较为盲目,多以尿素等单质肥为主,缺乏针对鲜草高产的专用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云英专用肥及其应用方法,该肥料配比科学,采用中氮-高磷-低钾配方,所制备的肥料适合紫云英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紫云英专用肥以氮磷钾单质原料按比例通过复混造粒,N:P2O5:K2O的质量比为0.9~1:1.5~1.6:0.7~0.8。
所述N:P2O5:K2O的最佳质量比为9:14:7。
所述专用肥的原料包括: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白云石粉,其质量份数为:尿素7.9份~8.8份,磷酸二铵32.4份~34.5份,氯化钾11.7份~13.3份,白云石粉43.4份~48份。
紫云英专用肥的应用方法是在苗期施用,每亩施用紫云英专用肥20-25kg,后期不再施肥。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一、富有新意、设计合理,通过在苗期增施专用肥,解决了紫云英生育期施肥盲目问题,且轻简易行;二、通过施用紫云英专用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增加紫云英鲜草产量,有效增加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肥料配比紫云英农艺性状比较,;
图2为不同肥料配比紫云英养分含量及产量、肥本比较;
图3为不同肥料配比紫云英养分吸收累积比较;
注:其各个序号所指代的即为N、P2O5、K2O的质量比;播种时每亩统一用5kg钙镁磷肥拌种。习惯施肥为每亩苗肥施用10kg钙镁磷肥。进口复合肥与专用肥分别按等养分施肥量设计。其中处理2、3、4、5苗期施肥量20kg,进口复合肥苗期施肥量12.5kg。每小区12m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紫云英专用肥以氮磷钾单质原料按比例通过复混造粒,N:P2O5:K2O的质量比为0.9~1:1.5~1.6:0.7~0.8。
所述N:P2O5:K2O的最佳质量比为9:14:7。
所述专用肥的原料包括: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白云石粉,其质量份数为:尿素7.9份~8.8份,磷酸二铵32.4份~34.5份,氯化钾11.7份~13.3份,白云石粉43.4份~48份。
实施例1
通过与紫云英习惯施肥相比可知, 本发明所制备的特殊配比的紫云英专用肥的改善了紫云英农艺性状,提高了紫云英鲜草产量与干物质量,特别是本发明的最佳质量配比:9:14:7,使鲜草产量和干物质量分别比紫云英习惯施肥获得的质量提高了44.0%与24.9%,均优于其它配方处理。其有机碳累积量与养分累积量较其它配方高,而施肥成本较低,并且本发明还尝试在此配方上添加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发现并未提高紫云英产量且施肥成本增加。从整体情况分析后得出,对于其他配方而言,9-14-7配比更适合作为紫云英专用肥的配方,因此,本发明具备显著的进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7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顶梁同轴铰接四连杆采充一体化液压支架
- 下一篇:组装式建筑用管口支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