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多小区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6014.2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76/02;H04W92/10;H04W9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童晓琳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端到端 混合 网络 小区 干扰 抑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多小区干扰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网络主要有两种结构:集中式控制的蜂窝网络与分布式控制的Ad-hoc网络。
蜂窝网络是指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的通信必须要通过基站(BS,或者NB,eNB)的控制。
Ad-hoc网络是指UE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通信,或者通过另一个UE进行中继。
在蜂窝网络中,即使两个终端设备相邻很近,也必须要通过基站之类的中心控制器来进行通信的控制,包括发射功率的控制以及使用的资源的分配。这样的集中式控制的系统带来的好处是便于资源管理以及干扰控制,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例如,即使两个UE相距很近,也要使用双倍的资源来进行通信。因此,为了提高频谱使用效率,获得更高的系统吞吐量,LTE-Advanced中已经提出了一种设备间直接通信的模式(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D2D,即端到端通信)。这样,未来的通信网络将不再是单一模式的网络,而是集中式网络和分布式(端到端)网络并存的混合式网络,如图1所示。在图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UE可以直接给另一个UE发送数据,也可以在基站的控制下与另一个UE通信,甚至可以同时与基站和其他UE进行通信。与单一模式的网络相比,这种混合网络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系统性能的增益。
对于单小区中D2D通信与蜂窝网通信之间的干扰检测及抑制问题,我们已经在国际申请号分别为:PCT/FI2010/050263、PCT/IB2009/051772和PCT/IB2010/000655的专利申请中进行了讨论。实际上,当两个UE都处于各自的小区边缘时,使用D2D模式通信比蜂窝模式通信更合适。如图2所示,D_TxUE与D_RxUE分别表示D2D通信对中的发送UE与接收UE。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分别处于小区1和小区2的边缘。这时如果采用传统的集中式通信方式实现二者的通信,由于D_TxUE与D_RxUE位于各自的小区边缘,因此信号质量都很差;而且信号要经过两个基站的中继,因此不但通信质量无法保证,还将带来很大延时。而这时由于这二者距离很近,采用直接端到端通信的方式不但能够保证通信质量,而且可以避免较大通信延时。
但是,在这样多小区场景中,不可避免将产生多小区干扰的问题。通过图2可以看出来,D_TxUE和D_RxUE在通信时,可能会受到至少来自于3个小区的干扰:小区1中的CeUE11,小区2中的CeUE22以及小区3中的CeUE31。由于在蜂窝网中每个小区的资源是独立分配的,在某一传输时间间隔内(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由于资源的动态分配,TxUE和RxUE并不能获悉CeUE31的资源分配信息,因此CeUE31可能就会对D2D通信造成干扰。为了提高频谱使用效率,频率复用因子一般为1,因此如何协调多小区之间的干扰从而实现D2D通信是一个应该关注和考虑的问题,也是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协调多小区之间的干扰从而实现D2D通信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
(1)当D2D通信的两个UE分别处于不同的小区中时,如何实现资源的协调同时避免来自于这两个小区的干扰?
(2)当D2D通信受到来自于第三个小区中边缘用户的干扰,如何协调资源分配同时避免这种干扰?
而解决上述问题,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考虑到从接收到上行资源信息到发送数据仅有4ms的时间,如何来协调D2D之间的通信资源与CeUE31的资源分配从而避免干扰?
现有技术对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包括如下三种方法:
方法1:使用软频率复用的原理,即相邻的三个小区的边缘用户使用的频率都不相同,如图3所示。在图3中,由于三个相邻小区的边缘用户所用的频率彼此不同,而相邻用户间频率使用信息是事先规定好的,因此只要D2D通信对不使用Cell 3边缘用户的频率(即点状对应的频率)就可以避免干扰。需要注意的是图中所示的这三个频率不一定是平均分配的,可以根据D2D通信量的大小动态变化。软频率复用尽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频率复用因子大于1,降低了频率资源的使用效率,与LTE中的要求相违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6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尖晶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