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支付方法和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5086.5 | 申请日: | 2011-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姚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余川 |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支付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支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支付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专项资金等巨额资金集中支付下拨是现行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的程序,建立专线资金账户体系,将所有专项资金都纳入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并拨付到收款方,实现了款项直达,减少了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的现象,加强了财政支出管理与监督,在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集中支付操作流程为了保证支付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通常是由财政部门下发加盖印章的纸质文件,支付机构根据纸质上的支付指令信息完成财政拨款。
然而上述实现方式在财政拨款过程中,由于纸质传递而存在流程冗长速度慢,并存在易被仿冒、篡改等问题,从而导致可靠性、安全性和支付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支付方法及系统,以实现集中支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支付效率的提高。
一种电子支付方法,包括:
建立支付账户和接收账户数字密钥对并对对专项资金的账户内账目进行数字签章;
对接收的支付指令数据包进行解密,获取所述支付指令数据包的数字签章和专项账目基本信息;
认证所述数字签章的合法性并在所述认证通过时,解析专项账目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数字签章的支付指令信息认证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有效性,并在认证通过时向款项接收方支付与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中账目对应的金额。
优选地,在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通过有效性认证后,还包括:
在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中的支付令包含有预算单位信息时,根据预先存储的有效的预算单位信息,认证所述支付令包含的预算单位信息的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电子支付过程出现异常时,终端电子支付流程并发出预警,包括:
在所述电子支付过程中出现所述异常情况时,终端电子支付流程,生成预警信号;
根据所述预警信号生成预警信息;
根据所述预警信息发送至预警中终端发出声和/或光警报。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收到预警撤销指令时,恢复或终止电子支付流程。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预警消息具体为预警邮件、预警短消息和/或预警传真。
一种电子支付系统,包括:
密钥和数字签章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支付账户和接收账户数字密钥对并对对专项资金的账户内账目进行数字签章;
解密及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支付指令数据包进行解密,获取所述支付指令数据包的数字签章和专项账目基本信息;
专项账目基本信息认证模块,用于认证所述数字签章的合法性并在所述认证通过时,解析专项账目基本信息;
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字签章的支付指令信息认证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有效性,并在认证通过时向款项接收方支付与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中账目对应的金额。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支付令验证单元,用于在所述专项账目基本信息中的支付令包含有预算单位信息时,根据预先存储的有效的预算单位信息,认证所述支付令包含的预算单位信息的有效性。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预警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子支付过程中出现所述异常情况时,终端电子支付流程,生成预警信号;
根据所述预警信号生成预警信息;
根据所述预警信息发送至预警中终端发出声和/或光警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流程恢复模块,在收到预警撤销指令时,恢复或终止电子支付流程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建立了支付账户和接收账户之间的对应密码关系、专项资金账户账目进行数字签章处理并结合数字签章合法性和专项基本信息有效性的验证,实现了对专项资金账目的电子支付,俭省了人工签章和纸质传递流程,在提高结算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支付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支付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支付方法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余川,未经姚余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50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竹夹板
- 下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尼龙密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