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景视觉的多功能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4838.6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涛;朱齐丹;夏桂华;姜迈;吕晓龙;王立辉;栗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全景 视觉 多功能 直升机 旋翼共 锥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共锥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直升机旋翼是为直升机飞行产生升力和操纵力的直升机核心部件。对直升机的机动性、操纵性、速度、振动水平、寿命、安全性及维护性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旋翼共锥度是旋翼动平衡测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直升机的安全和其他各项重要性能的优劣,是直升机生产、维护中的重要检查项目。共锥度的测量是在旋翼高速旋转动态下进行,过去一直存在测量难度较大、测量精度较差的问题。全景视觉传感器利用折反射全景成像机理可以观察到接近一个球面的全景视场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密紧凑、调节方便、安装维修简捷、工作稳定可靠的基于全景视觉的多功能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基于全景视觉的多功能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双曲面反射镜、透视镜头、相机、图像处理单元、固定芯棒、转动圆筒、旋翼桨叶、传送带、异步直流电机、装置底座、滑环定子、滑环转子、固定底座、蜗轮、蜗杆、压线卡片、减速箱,双曲面反射镜、透镜镜头、相机、图像处理单元组成全景视觉取景模块,透视镜头与相机相连、并安装在双曲面反射镜的下方且面向双曲面反射镜,相机安装在图像处理单元上,全景视觉取景模块固定在固定芯棒上或安装在转动圆筒的顶端平台上旋翼桨叶与转动圆筒的结合处,固定芯棒固定在固定底座上,转动圆筒安装在固定芯棒外并于滑环转子固连,滑环定子位于滑环转子外并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压线卡片安装在转动圆筒上,蜗轮与蜗杆相连,由蜗轮蜗杆组成的结构有三组,旋翼桨叶有三片,三片旋翼桨叶分别连接三个蜗杆,滑环定子进口线连接电源,滑环转子出线口与转动圆筒上的压线卡片的导线连接并为所有蜗轮蜗杆提供电源,异步直流电机通过减速箱连接传送带,传送带连接转动圆筒,固定底座和异步直流电机均固定在装置底座上。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还包括调速器,调速器连接异步直流电机。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可满足不同的场合需要,具有结构精密紧凑、调节方便、安装维修简捷、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全景视觉取景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滑环供电部分与蜗轮蜗杆锥度调节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速电机传动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4,本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装置包括全景视觉取景模块、滑环供电模块、蜗轮蜗杆锥度调节模块、调速电机传动模块组成。全景视觉取景模块由双曲面反射镜1、透视镜头2、高帧频科学级相机3、图像处理单元4构成;滑环供电模块主要由滑环定子14与滑环转子15构成;蜗轮蜗杆锥度调节模块主要由蜗轮20与蜗杆21构成;调速电机传动模块由传送带10、异步直流电机11、减速箱23构成。全景视觉取景模块可以安装在固定芯棒5固定不动或安装在转动圆筒6顶端平台13上,满足不同的场合需要;滑环供电模块由滑环定子14与滑环转子15构成,滑环定子14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底座18上,滑环转子15与旋转圆筒6连接;蜗轮蜗杆锥度调节模块通过蜗轮20与蜗杆21之间交错轴运动自由调解旋翼桨叶9锥度。调速电机传动模块由传送带10将异步直流电机11动力传动到旋转圆筒6上,并可以为异步直流电机11配置一个调速器24控制旋转圆筒6的旋转速度。本发明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安装在固定芯棒5或转动圆筒6顶端13上的全景视觉取景模块实时拍摄旋翼旋转状态,通过双曲面折反射系统的逆投影原理将旋翼图像坐标值反向推导转化为其在空间中的位置来计算旋翼的锥度差。具有结构精密紧凑、拍摄方便的优点。
本直升机共锥度测量装置中,各种金属装置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刚度。在转动圆筒6上安装3片旋翼,分别是标准旋翼、被测旋翼和伴随旋翼,固定芯棒5通过固定芯棒的大螺丝19安装在固定底座18上,所有模块均固定在装置底座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塑料脉冲计数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富氧助燃技术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