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捕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4803.2 | 申请日: | 2011-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韩宝瑜;崔林;穆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A01N35/02;A01N31/04;A01N31/02;A01N27/00;A01P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捕 防治 假眼小 绿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一种诱捕防治茶园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幼虫的方法,涉及分离鉴定自然茶梢挥发物、检测其中对叶蝉具有引诱活性的组分并组配成叶蝉诱捕剂;筛选出引诱性较强的嫩黄色彩、制成嫩黄色粘板;将诱捕剂与粘板组合成诱捕器,在叶蝉种群始盛期、盛期诱捕成虫,以压低叶蝉密度。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就是我国大陆茶园最严重的害虫,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依据多年治虫经验,业内推测每年防治该叶蝉的农药量占茶园总用药量的40%。还常常因滥施农药防治叶蝉而引发茶叶农残超标。该叶蝉数量大、为害重、难于防治,已成为限制有机茶生产的瓶颈。必须研发新的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假眼小绿叶蝉就是我国大陆茶园最严重的害虫,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依据多年治虫经验,业内推测每年防治该叶蝉的农药量占茶园总用药量的40%。还常常因滥施农药防治叶蝉而引发茶叶农残超标。该叶蝉数量大、为害重、难于防治,已成为限制有机茶生产的瓶颈。必须研发新的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21世纪以来,有些植物源信息素陆续地用于诱捕害虫。比如,斯里兰卡就在茶园中种植诱虫植物以引诱害虫取食,从而减轻对茶树的为害(Gnanapragasam等,2004),南印度茶园中放置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菊科观赏植物Montanoa bipinnatifidaC. Koch的树枝,散发的气味强烈地引诱重要茶树害虫茶枝小蠹虫Xyleborus fornicatus Eichhoff(南印度联合种植者协会茶叶研究所网站,http://www. upasitearesearch.org)。英国洛桑实验站近20年来研讨基于植物挥发物的“吸引-排斥治虫策略”,在作物田中间作排斥害虫的植物、还间作引诱天敌的植物(Cook等, 2007),减免化学农药的使用。
国际上,近几年少数报道表明,可以模拟寄主植物挥发物中关键组分的真实比例,研制有效诱捕害虫的信息素制剂。因此,必须精确确定寄主植物挥发物中主要的、具有较强活性的组分及其相互比例,才有可能成功组配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的害虫诱捕剂。以清新洁净的空气夹带植物挥发物、使用吸附性能强的吸附剂、以GC-MS准确地分析,都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诱捕防治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戊醇、 -罗勒烯、苯乙醇和反-2-己烯醛分别配成浓度为10 -6 g / ml 10 -1 g / ml的味源物,按1 : 0.115:0.115: 0.115的比例配成诱捕剂,载于橡皮头,作为诱芯;
(2)选用嫩黄色粘板,用细铁丝将诱芯附于粘板的中心,组成假眼小绿叶蝉诱捕器;
(3)将诱捕器在叶蝉成虫的诱捕防治适期实施诱捕,将诱捕器用细铁丝附于小竹竿上,插入茶丛,粘板的下底边与茶梢等高,可有效地控制全年虫口。
所用嫩黄色粘板的材料选用为塑料,外形为正方形,边长25 30 厘米。
本发明方法是由健康的整株茶树挥发物中强烈引诱叶蝉的活性组分组成诱捕剂,与比较强烈引诱叶蝉的嫩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分别在叶蝉第1、第2个种群始盛期、盛期诱捕成虫,以便有效地控制叶蝉。
本发明通过定性定量地鉴定了茶树气味中的13种主要组分,从中筛选了4种对叶蝉引诱活性最强的组分作为味源物配成诱捕剂,在叶蝉成虫的诱捕防治适期实施诱捕,可以有效地制约全年虫口,而减免化学防治。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见效较快,成本较低。使用本发明方法,无公害,符合国家绿色防控原则,符合标准生态茶园的建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假眼小绿叶蝉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健康茶树植株挥发物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3是15种味源对于假眼小绿叶蝉引诱活性的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选用健康茶树植株为试验材料,罩以干净玻璃罩,从进气口通入洁净空气,夹带茶树气味流经接于出气口的Super Q吸附柱,用色谱纯乙醚淋洗吸附柱,洗脱液在高纯氮气流下缓慢浓缩。浓缩液经气-质联用仪分析、配合标准样品定性,加入内标癸酸乙酯定量,鉴定了茶树气味中的13种主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无槽永磁电机
- 下一篇:三段圆弧磁极结构的自起动永磁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