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4117.5 | 申请日: | 201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易建勇;郑隆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隆泗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32;A61K47/32;A61K45/00;A61K49/04;A61L31/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载药 栓塞 高分子 聚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
背景知识
随着介入栓塞疗法的日趋成熟,其在医疗技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将栓塞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用于治疗肿瘤,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但目前所用栓塞材料均无载药功能,只能简单的与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药物在栓塞部位滞留时间短,且局部浓度短时间过高,造成居多不良反应,限制药物使用剂量,从而需要反复给药,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发明所要提供一种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能主动将药物吸附至高分子聚合物网状结构内部,在水中不释放,在人体血液中才按一定速度缓慢释放。从而可以通过加载足够量的药物剂量,实现减少给药次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提供一种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其同时具有栓塞和载药两大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由具有一种或多种阴离子基团的化合物与具有一种或多种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通过反应聚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网状结构,结构中富有不饱和双键和阴离子基团等官能团。这种特征决定其能加载含有氨基基团或其他阳离子基团的药物。同时其结构中引入一定比例的碘元素,使其在X射线下可见。
上述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中阴离子基团为羧酸根阴离子、磺酸根阴离子等任何一种有机酸根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中不饱和双键来源于烯酰胺、烯酸酯、乙烯、烯腈等一种或多种组合。
上述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为不溶于水的微球,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压缩变形,其微球直径分布在50~1500um任一较窄的范围。
上述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可直接用于栓塞,也可以载药后用于栓塞。在水或生理盐水溶液中能主动吸附如平阳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以及博来霉素等具有氨基或其他阳离子的药物进入其网状结构内部,此过程一般在2-24小时以内。在临床使用时,可临时提前加载药物使用,也可以加载药物后保存在适宜条件中,直接提供临床使用。
加载药物后的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中药物按设计浓度在栓塞部位释放,能在栓塞部位长时间维持一定浓度的药物浓度。
上述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优选聚丙烯酸类聚合物、聚丙烯酸酰胺类聚合物、聚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意效果:
1、目前国内外,类似的该类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均难以在人体上使用,均具有一定毒性,而本发明所涉及的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经生物相容性实验证明:该聚合物无遗传毒性、无亚慢性毒性、无皮内刺激反应、无致敏反应、无全身毒性反应、细胞毒性小于II级,植入人体26周,无炎症反应,符合人体使用要求。
2、区别市场上栓塞材料、和载药材料,本发明所涉及的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栓塞与载药两大功能,其内部为网状结构,结构中富有不饱和双键和阴离子基团等官能团。能主动将药物加载入网状结构内,药物必须在体内的阳离子交换,才能缓慢释放出来。实现药物的缓控释,满足一次或尽可能少给药次数,并保证药物在局部的浓度不过高过低。
3、本发明所涉及的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载药方式简单,载药的剂量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可以临时调配,更有利临床治疗需要。
4、加载药物后的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中药物按设计浓度在栓塞部位释放,能在栓塞部位长时间维持一定浓度的药物浓度。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在蒸馏水中,药物基本不释放;在磷酸盐模拟体液中,药物呈一级动力学模式释放,48小时累计释放率为90%以上;在血浆液中,药物呈一级动力学模式释放,36小时累计释放率为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取丙烯酸、聚乙烯醇、NN-亚甲基双丙烯、过硫酸钾适量,加水10ml混合均匀,逐滴加入油相中,搅拌,再加入四甲基乙二胺,反应4小时,分离出微球,洗净,即得可载药栓塞用高分子聚合物。其为不溶于水的微球,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压缩变形,显微镜下观察,内部结构为网状。
取该聚合物2ml,加入0.9%生理盐水配制的浓度为12mg/ml平阳霉素10ml,浸泡2小时,90.2%以上的平阳霉素加载在聚合物网状结构中。取已加载平阳霉素的聚合物,分别在水、磷酸盐、血浆中测定体外累积释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药物基本不释放;在磷酸盐模拟体液中,药物呈一级动力学模式释放,48小时累计释放率为90.3%;在血浆液中,药物呈一级动力学模式释放,36小时累计释放率为9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隆泗,未经郑隆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4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