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料带纠偏控制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3576.1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虎 |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纠偏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轮斜度控制装置和方法,应用于各种涉及料带传送的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种料带都是采用成卷布置,在料带打开或缠绕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辊轮传输,将料带架设在辊轮上,通过辊轮的轮轴带动料带前进,或者料带在前进的过程中带动辊轮运转。所以使用的过程中,辊轮分为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一般的从动辊轮在受到料带的缠绕力的时候会随着料带运转,但辊轮本身受到料带的压力会存在不均匀,所以料带传输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在辊轮上发生偏转,而如果偏转过大则容易给料带带来损伤,即使不给料带带来损伤,也会使料带在缠绕的过程中出现锥形的偏差,影响其他工作环节的处理。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出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对料带进行纠偏的辊轮控制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料带纠偏控制装置和方法,可以解决料带传送的过程中料带在辊轮上产生偏斜的问题,对料带的传输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料带的传输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料带纠偏控制装置,主要包括辊轮、辊轮斜度控制机构、驱动气缸和安装在料带一侧边的两个光传感器,所述辊轮安装在辊轮斜度控制机构上,所述辊轮斜度控制机构的一端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两个光传感器分别位于料带一侧边的外侧和内侧,两个光传感器电连接到控制芯片上,并且所述驱动气缸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辊轮斜度控制机构包括上面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面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两个长度不同的支撑板支撑,两个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上面板、下底板的不同位置铰接,呈梯形;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上面板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气缸安装在一个起支撑作用的铰座上,以使驱动气缸在驱动活塞杆的过程中,活塞杆产生的微小偏转不影响驱动气缸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上面板之间铰接。
料带纠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辊轮、辊轮斜度控制机构、驱动气缸和安装在料带一侧边的两个光传感器,其中第一光传感器位于料带一侧边的内侧,第一光传感器是以有信号为常态,第二光传感器位于料带一侧边的外侧,第二光传感器是以无信号为常态;
当两个光传感器都为常态时,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不动;
当第一光传感器不为常态时,由控制芯片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推动活塞杆向第一光传感器的常态位置移动;
当第二光传感器不为常态时,由控制芯片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推动活塞杆向第二光传感器的常态位置移动。
通过上述设计的辊轮斜度控制装置,可以通过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上面板左右移动,在上面板移动的过程中,上面板会在两个铰接的支撑板的带动下发生水平方向的偏转,进而控制料带在辊轮上的受力,最终调节辊轮上的料带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辊轮斜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料带纠偏控制装置,主要包括辊轮1、辊轮斜度控制机构2、驱动气缸3和安装在料带一侧边的两个光传感器6,所述辊轮1安装在辊轮斜度控制机构2上,所述辊轮斜度控制机构2的一端与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4连接,所述两个光传感器6分别位于料带7一侧边的外侧和内侧,两个光传感器6电连接到控制芯片8上,并且所述驱动气缸3与液压控制系统9连接,所述液压控制系9与所述控制芯片8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辊轮斜度控制机构2包括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所述上面板21和下底板22之间通过两个长度不同的支撑板23支撑,两个支撑板23的两端分别与上面板21、下底板22的不同位置铰接,呈梯形;所述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4连接在上面板21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气缸3安装在一个起支撑作用的铰座5上,以使驱动气缸3在驱动活塞杆4的过程中,活塞杆4产生的微小偏转不影响驱动气缸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4与上面板21之间铰接。
料带纠偏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辊轮1、辊轮斜度控制机构2、驱动气缸3和安装在料带7一侧边的两个光传感器6,其中第一光传感器61位于料带一侧边的内侧,第一光传感器是以有信号为常态,第二光传感器62位于料带一侧边的外侧,第二光传感器是以无信号为常态;
当两个光传感器6都为常态时,所述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4不动;
当第一光传感器61不为常态时,由控制芯片8通过液压控制系统9,推动活塞杆4向第一光传感器61的常态位置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虎,未经唐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5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