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挂节油器的柴油汽车油箱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3202.X | 申请日: | 2011-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国;李旭;王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炳国;李旭;王建春 |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F02M37/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挂 节油 柴油 汽车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挂节油器的柴油汽车油箱,属于节油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汽车越来越普及,如何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而现在的大型卡车主要依靠柴油燃烧提供动力,柴油的中会有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存在,这些凝聚物与可燃微粒混合后,会导致柴油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柴油,而且会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大,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对环境不利。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节油效果、提高燃油燃烧率且节能减排的外挂节油器的柴油汽车油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挂节油器的柴油汽车油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通过管路连接磁力节油器的进油口,磁力节油器的出油口连接发动机的进油管。
所述的磁力节油器包括壳体和磁力棒,壳体两端分别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磁力棒均匀固定在壳体底部,相邻的磁力棒磁极相反。
所述磁力棒包括圆形磁铁和导磁板,圆形磁铁和导磁板间隔设置,上、下圆形磁铁的磁极相反。由于相邻的磁力棒磁极相反、每个磁力棒中相邻的圆形磁铁磁极相反,这样能够利用磁感线的作用分解并粉碎柴油及重油中的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如油泥),使其微粒子化。磁力棒中的导磁板能够增强磁力,从而提高磁感线对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的分解效果。
磁力节油器中相邻的磁力棒间距为1mm~17mm,保证良好的磁力效果。
磁力棒中的圆形磁铁是磁力为1000高斯~10000高斯的永磁铁,磁力大且储存磁能大,可以保持稳定的磁性,保证使用效果。
油箱中的柴油由进油口进入磁力节油器中并从各磁力棒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此过程中,柴油中50~100微米的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会在磁感线的作用下分解粉碎成30微米以下的微小可燃粒子,增大了比表面积,处理过的柴油直接沿进油管进入发动机中,使油粒子能够充分地与空气接触,从而提高柴油的燃烧效果,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由于磁力作用,流经磁力节油器的油泥等污物被分解且不会聚集在壳体中,因此能够保证磁力节油器的清洁和使用寿命,15年之内不需要对磁力节油器进行维修清洗保养,应用方便。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柴油汽车油箱外部连接磁力节油器,利用磁感线的作用分解柴油中的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使其变成微小可燃粒子,起到节油效果,增大了比表面积,磁力节油器的出油口直接连接发动机的进油管,即处理过的柴油直接沿进油管进入发动机中,提高燃油的燃烧效果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磁力节油器使用寿命长且免维护,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磁力节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出油管;3、发动机;4、进油管;5、磁力节油器;6、管路;7、出油口;8、壳体;9、导磁板;10、圆形磁铁;11、进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外挂节油器的柴油汽车油箱包括箱体1,箱体1通过管路6连接磁力节油器5的进油口11,磁力节油器5的出油口7连接发动机3的进油管4,发动机3的出油管2接入油箱中。
磁力节油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8和多个磁力棒,壳体8两端分别设置进油口11和出油口7(图1中磁力节油器的下端为进油口、上部为出油口),壳体8的出油口7连接发动机3的进油管4,磁力棒均匀磁力棒均匀固定在壳体8底部且相邻的磁力棒磁极相反。磁力棒包括圆形磁铁10和导磁板9,圆形磁铁10和导磁板9间隔设置,上、下圆形磁铁10的磁极相反,相邻的磁力棒间距为1mm~17mm,磁力棒中的圆形磁铁是磁力为1000高斯~10000高斯的永磁铁,磁力大且储存磁能大,可以保持稳定的磁性,保证使用效果。
工作原理及过程:
油箱箱体1中的柴油由进油口11进入磁力节油器5中并从各磁力棒之间的空隙中穿过,在此过程中,柴油中50~100微米的大颗粒不可燃凝聚物会在磁感线的作用下分解粉碎成30微米以下的微小可燃粒子,处理后的柴油从出油口7流出并通过发动机3的进油管4直接进入汽车的发动机3中。
通过本油箱能够节油15~27%,效果明显,而且处理后的柴油比表面积增大,使可燃微粒充分接触空气,燃烧更充分,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量也大大降低,起到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炳国;李旭;王建春,未经刘炳国;李旭;王建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3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