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稻专用肥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32913.5 | 申请日: | 201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文贻荣;朱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591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稻 专用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肥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水稻专用肥。
背景技术
氮磷钾的含量,是化肥肥效最重要的指标,从现行的施肥技术来看,施到地里的肥料,60%左右流失或被土壤固定,污染地下水或变成无效态的肥料,加之长期不合理性的施肥方法,对土壤、环境、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些缓控释肥料,能够减缓肥料中的有效成份的释出,减少有效成份的流失。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12388.1)“一种根部施用的缓控释型有机无机块肥、其制法和应用”,是将泥炭、畜禽粪便、作物秸杆、稻壳、花生壳、褐煤、风化煤、椰壳、椰糠、果渣、蘑菇渣、废弃食用菌培养基质等有机物料和氮、磷、钾、微量营养元素和养分抑制剂等组分根据不同植物营养需求合理配比后压制成有机无机块型肥料,将本产品施用于种子或移栽幼苗的底部,随植物根部生长而被包裹在植物根部,可形成根部集中施肥体系,提高根系与养分的接触面积,使植物根部高效吸收养分,养分不易流失,肥效期长,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达到精准施肥目的。又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33316.1)“粘土矿物控释专用肥及其生产工艺”,由复混肥、粘土矿物缓释剂和水盐粘结剂经过原料计量→原料混合→原料粉碎→混合造粒→细粉包膜→烘干固化→冷却筛分→超细粉包膜抛光→初级产品→计量掺混→成品包装制成,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开发成本低、无公害、化肥利用率高、应用广泛、价格低廉等特点,能制成诸如超级杂交稻控释专用肥、特种优质稻控释专用肥、普通水稻控释专用肥、茶叶控释专用肥、果树控释专用肥、观花植物控释专用肥等多种专用肥料,可适合于中国广大农村的各种种植业的需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专用肥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具有速效与长效相结合的水稻专用肥。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新型水稻专用肥,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有机物70-76 氯化钾3-5 尿素12-13
磷酸一铵2-3 滑石粉2-5 中微量元素2
硅肥1-2 微生物菌种1-2 包膜胶结剂1。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有机物70 氯化钾4 尿素13
磷酸一铵2 滑石粉5 中微量元素2
硅肥2 微生物菌种1 包膜胶结剂1。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二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有机物76 氯化钾3 尿素12
磷酸一铵2 滑石粉2 中微量元素2
硅肥1 微生物菌种1 包膜胶结剂1。
其优化的技术方案三是由下列按重量份额的原料配制而成:
有机物72 氯化钾5 尿素12
磷酸一铵3 滑石粉2 中微量元素2
硅肥1 微生物菌种2 包膜胶结剂1。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有机物为:发酵后的鸡粪,也可为发酵后其它动物的粪便或人粪。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微量元素包括:硫、镁、钙、锌、硼、铜、锰、铁、钼中的一种元素或者多种元素或者全部,其用量可为等份,也可采用其它比例。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硅肥包括:铁钢渣、黄磷熔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硅矿石、硅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或者全部,其用量可为等份,也可采用其它比例。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微生物菌种包括: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放线菌中的一种菌或者多种菌或者全部,其用量可为等份,也可采用其它比例。
上述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包膜胶结剂为:粘土-聚酯混聚物包膜胶结剂。
本发明的新型水稻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常温常压下,将所述的有机物、氯化钾、尿素、磷酸一铵、滑石粉、中微量元素和硅肥先通过粉碎机粉碎,然后混合搅拌均匀后,进入分料盘中,通过挤压机造粒,再通过喷雾粘土-聚酯混聚物胶结剂包膜,干燥,过筛,并通过输送带输送到混料盘中,再加入所述的微生物菌种混合均匀,所得颗粒状物即为本发明的新型水稻专用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中科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2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还原铁回转窑
 - 下一篇:一维条码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