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晶炉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30256.0 | 申请日: | 201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倪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荣昌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35/00 | 分类号: | C30B35/00;C30B1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1424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晶炉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单晶硅炉装置的领域。
背景技术
单晶炉加热系统是将多晶硅熔化生长成单晶硅的设备,现有的单晶炉加热系统在结晶过程中,由于结构的不合理存在温度难以均衡,保温效果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温度均衡、保温效果好的单晶炉加热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单晶炉加热系统,包括炉底、炉室和炉盖,炉室包括下炉室和主炉室,下炉室连接在炉底的上方,主炉室连接在下炉室的上方,炉盖连接在主炉室的上方,炉盖的上端设置炉口,所述炉室内设置环形保温桶、下保温层和上保温层,保温桶包括下保温桶、中保温桶和上保温桶,中保温桶设置在下保温桶的上方,上保温桶设置在中保温桶的上方,下保温层设置在上保温桶的上方,上保温层设置下保温层的上方;所述炉底上穿置坩埚托杆,坩埚托杆的上端设置在保温桶内,坩埚托杆的上端设置三瓣埚底座,三瓣埚底座的上方设置三瓣埚,三瓣埚内设置石英坩埚,石英坩埚的上方设置外导流筒,外导流筒的上端搁置在下保温层的内周,外导流筒内设置内导流筒,内导流筒的上端搁置在外导流筒的上端;所述保温桶与三瓣埚之间设置加热器,加热器的下端连接两个石墨电极,两个石墨电极的下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炉底的下方,所述下保温桶上连接排气管。
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将多晶硅放入石英坩埚内,通过加热器对石英坩埚内的多晶硅进行加热溶化,将籽晶经导流筒插入熔融多晶硅液中,使多晶硅液按籽晶的硅原子排列顺序结晶凝固成单晶硅棒。由于加热器的外周有下保温桶、中保温桶和上保温桶,外导流筒和内导流筒的上端有上保温层和下保温层,从而使得保温效果好,且温度均衡、结晶均匀、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坩埚托杆,2石墨电极,3下炉室,4下保温桶,5主炉室,6三瓣埚,7加热器,8中保温桶,9上保温桶,10炉盖,11炉口,12上保温层,13下保温层,14内导流筒,15外导流筒,16石英坩埚,17三瓣埚底座,18石墨螺钉,19排气管,20炉底。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单晶炉加热系统,包括炉底20、炉室和炉盖10,炉室包括下炉室3和主炉室5,下炉室3连接在炉底20的上方,主炉室5连接在下炉室3的上方,炉盖10连接在主炉室5的上方,炉盖10的上端设置炉口11。炉室内设置环形保温桶、下保温层13和上保温层12,保温桶包括下保温桶4、中保温桶8和上保温桶9,中保温桶8设置在下保温桶4的上方,上保温桶9设置在中保温桶8的上方,下保温层13设置在上保温桶9的上方,上保温层12设置下保温层13的上方。炉底20上穿置坩埚托杆1,坩埚托杆1的上端设置在下保温桶4内,坩埚托杆1的上端设置三瓣埚底座17,三瓣埚底座17的上方设置三瓣埚6,三瓣埚6内设置石英坩埚16,石英坩埚16的上方设置外导流筒15,外导流筒15的上端搁置在下保温层13的内周,外导流筒15内设置内导流筒14,内导流筒14的上端搁置在外导流筒15的上端。中保温桶8与三瓣埚6之间设置加热器7,加热器7的下端通过石墨螺钉18连接两个石墨电极2,两个石墨电极2的下端分别设置在炉底20的下方,下保温桶4上连接排气管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荣昌炭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市荣昌炭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