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炎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30172.7 | 申请日: | 2011-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波;刘学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波;刘学键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11/00;A61P31/0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细菌 感染 引起 小儿 支气管炎 口服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炎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支气管炎,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支气管炎平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毛细支气管炎,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80%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愈后多数是良好的,病程一般为5天~9天。但应注意的是,患过毛细气管炎的小儿日后容易患哮喘,通过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居为小儿哮喘,因此,要积极防治毛细支气管炎,以减少哮喘的发生。
小儿支气管炎起病较急,有感冒前期症状,如咳嗽、喷嚏,1~2天后咳嗽加重,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喘鸣音为主,继之出现湿音。症状严重时可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一般体温不超过38.5℃,病程1~2周,血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增加。血气分析可见低氧血症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升高。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有条件可做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快速诊断以明确病毒种类。
在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菌药物主要由口服罗红霉素等抗菌药物。但是上述西药存在多种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常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正常剂量下其肝毒性很小,大剂量给药时可能引起血清转氨酶的一过性升高,或者引起可逆转的胆汁淤积性肝炎。因此,当给患者用药时一要做到小剂量;二要短期使用,连续用药不超过3周;三要注意监测肝功能。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能在用药后出现药物热、药疹、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表现,遇此要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听神经损害。见于个别患者,主要是引起耳鸣及听力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炎的口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可降至最低。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配伍获得的:下述各组分的药物可以制成临床应用的多种药剂。本发明各药物的药理是:鱼腥草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布渣叶:淡、微酸,平。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化痰。用于感冒,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紫草皮,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为凉血之要药,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大青叶: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用于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等症。连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知母:性味归经:寒;苦、甘;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元参:性味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甘草: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板蓝根:苦、咸、大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心包、三焦经,和解暑热。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薄荷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平地木:性平,味辛、微苦;归肺、肝经。主治新久咳嗽;痰中带血,湿热攻心。
按照重量组份计算:该药物组合物由主药和辅料组成,其中主药由鱼腥草9克、甘草12克、知母2克、元参3克、板蓝根10克、紫草皮11克、大青叶7克、连翘5克、牡丹皮5克、柴胡9克、蝉蜕1克、薄荷5克、布渣叶3克、菊花1克、平地木4克组成,辅料为淀粉浆和润滑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的制备工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波;刘学键,未经吴文波;刘学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0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