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孔薄膜的可调控X射线赝热光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9449.4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喻虹;韩申生;沈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5G2/00 | 分类号: | H05G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孔 薄膜 调控 射线 光源 | ||
1.一种基于微孔薄膜的可调控X射线赝热光源,包括置于防辐射外壳中的单色X射线产生系统和赝热X射线调控腔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单色X射线产生系统由同轴的振荡器、白光狭缝、双晶单色器构成,所述的赝热X射线调控腔由同轴的可调狭缝组、微孔薄膜及其运动控制器、X射线出射窗构成;
所述的赝热X射线调控腔的微孔薄膜固定在微孔薄膜运动控制器上,所述的赝热X射线调控腔的微孔薄膜上具有大量随机分布的微孔,其孔径范围为0.1至1微米;可调狭缝组和微孔薄膜运动控制器固定于同一底盘上;
所述的赝热X射线调控腔的可调狭缝组包括水平方向狭缝和垂直方向狭缝,狭缝宽度调节范围为0至20mm,狭缝组到微孔薄膜的距离随狭缝宽度的增大而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孔薄膜的高亮度可调控X射线赝热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色X射线产生系统的振荡器产生的热X射线经自由空间传播,在白光狭缝处被限束后进入双晶单色器,经双晶单色器单色化后成为单色X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孔薄膜的高亮度可调控X射线赝热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色X射线产生系统产生的单色X射线,经过赝热X射线调控腔内的可调狭缝组后穿透微孔薄膜,在微孔薄膜后方衍射形成X射线散斑,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散斑尺度δx和δy与可调狭缝组的狭缝宽度dx和dy满足关系式:
式中,l为振荡器到微孔薄膜的距离,z为微孔薄膜到探测处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孔薄膜的高亮度可调控X射线赝热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薄膜运动控制器,具有平移或旋转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4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搜索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网站推荐方法和系统以及网络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