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9344.9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付立家;付建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G01N30/36;G01N30/90;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痛经 中药 组合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痛经多采用止痛等西药治疗,长期每月服药,不仅易使机体产生抗药性及成瘾性,而且还会使肝、肾、胃等器官产生病变,副作用十分明显。另外,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69315.2,该产品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疗效,但缺少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不能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不利于药品的标准化生产,也不符合现代化中药发展的趋势。
该制剂的处方为:
丹参 75重量份 白芍 75重量份 醋炙香附30重量份
醋炙延胡索 50重量份 炒川楝子 25重量份 小茴香 12.5重量份
蜜炙甘草 30重量份
该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上7味,取香附、小茴香浸泡6小时,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挥发油用6倍量的β-环糊精,于40℃条件下,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结后,干燥备用,药液滤过;取白芍以5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每次6倍量;延胡索以70%乙醇,提取三次,每次1小时,每次4倍量;提取液滤过,合并,回收乙醇;丹参以85%乙醇,提取二次,第一次1.5小时,8倍量,第二次1小时,6倍量,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丹参醇提后药渣与川楝子、甘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6倍量,药液滤过;与上述四种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60~65℃测为1.35~1.38,0.08Mpa,60~70℃减压干燥,粉碎为细粉,加糊精适量及香附与小茴香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结物,混匀,依照本领域常规技术,制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产品质量,便于药品的标准化、现代化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组合物制剂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含量测定和/或鉴别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
丹参 50-90重量份 白芍 50-90重量份 醋炙香附15-45重量份
醋炙延胡索30-70重量份 炒川楝子15-45重量份 小茴香 10-30重量份蜜炙甘草 20-50重量份;
含量测定包括如下方法:
含量测定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85-95∶8-12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丹参酮II A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丹参酮II A对照品加甲醇得每1ml中含丹参酮II A的溶液16μ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组合物制剂研细,加入甲醇超声处理20-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各5μl,对照品溶液1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含丹参以丹参酮IIA的量应不低于0.75mg/g;其中甲醇-水的比例优选90∶10;
定量检测B: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10-20∶80-90的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组合物制剂研细,40-60%乙醇超声处理15-3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所述乙腈-水的比例优选为15∶85。
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识和标识贴附装置
- 下一篇:单双人复合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