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29258.8 | 申请日: | 2011-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昝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10;C08K9/04;C08K7/10;C08J9/08;B29C39/4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南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微孔 聚氨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组分制备工序,B组分的制备工序,A组分、B组分混合工序:
所述的A组分制备工序为:将20-41重量份聚醚多元醇、3-11重量份扩链剂、0.01-0.52重量份水、0.15-0.59重量份硅油、0.12-0.33重量份催化剂,搅拌不小于5分钟,然后在负压的情况下进行脱气,直至真空度不再变化,密封封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丙二醇-丙三醇醚、聚丁二酸-丙三醇-缩丙二醇醚,优选官能度为3-4且分子量为2800-6500的聚丙二醇-丙三醇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二醇-丙三醇醚为聚丙二醇二缩水丙三醇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二醇扩链剂和二胺扩链剂,二醇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丙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二胺类扩链剂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二甲硫基氯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分的制备工序,
所述B组分的制备包括下列操作步骤:
1)、将纳米硅灰石(细度为18万目~1800万目)与插层剂按质量比为1∶2-1∶11于48-85℃搅拌8-33小时,将此悬浮液过滤并回收插层剂,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于49-72℃干燥14-41小时,研磨,过筛,得到改性纳米硅灰石;
2)、将2.3-9重量份上述改性纳米硅灰石和22-31份含水量小于0.1%的生物基聚醚多元醇C混匀后,于49-72℃在950-3100转/分钟的搅拌下分散1.5-4.3小时,得纳米硅灰石/生物基聚醚多元醇复合物;
3)、将上述复合物与28-41重量份异氰酸酯于65-87℃反应0.8-3.2小时,制备NCO含量为14-28%的半预聚物,冷却后密封保存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层剂为二甲亚砜、联氨、醋酸钾、醋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生物基聚醚多元醇C为从大豆、蓖麻、棉花仔、麻风树及藻类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分子量为950-3200的聚醚多元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基微孔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组分混合工序:
将A组分与B组分的温度升高到34.5-56.7℃,按异氰酸酯指数为1.1的比例混合,在3900-6400转/分钟搅拌混合1-7分钟,然后浇注到43-72℃预先涂有1.1份脱模剂的模具中,4-12分钟预熟化成型后脱模,转入79-105℃烘箱中继续后熟化9-21小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未经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2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松香基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 下一篇:热塑性动物蛋白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