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轧辊的调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9231.9 | 申请日: | 2011-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娄霆;熊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轧辊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具体讲就是轧机轧辊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棒材的加工,多是采用轧机轧制而成的。而轧机就其结构来分一般可分为牌坊式机架、悬臂式机架或由型材焊接为牌坊式机架,轧辊间距的调节和控制直接导致待轧制产品的尺寸,待轧制产品的尺寸精度又依赖轧机机架和轧辊的整体刚性、轧辊的精度和选材。
名称为《高速轧机线材生产》(冶金工业出版社,《高速轧机线材生产》编写组编著,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5)第15831号,1995年11月第1版,1996年9月第4次印刷)的第9章“高速线材轧机的主机与辅机”(P427~430页)对轧辊径向调整的原因、原理、原则及基本方案进行了说明。概括来讲就是丝杆螺母构成调整机构为基本方案。
名称为“支撑辊辊身带有液压下压装置的钢板轧机”(公开号CN101658862A)的专利文献,该方案中虽涉及液压下压装置,但该技术方案只适用于板材轧机的支撑辊辊身上。
名称为“无机架轧机机座的辊缝调节系统”(公开号CN1108975A)的专利文献,其结构中包括一上部的左旋螺纹段22a、一中间的圆柱段22b及一下部的右手螺纹段22c的螺杆12,相邻的第一、二轴承座组件由一对构造完全相同的螺杆12相互连接,螺杆12中间的圆柱段22b相对于架件28沿轴向固定并且作成轴颈从而在架件28内转动,架件28本身支撑在基座30上,上部的左旋螺纹段22a和下部的右手螺纹段22c分别于第一、二轴承座组件相连,实际上第一、二轴承座组件是同时作接近或分离运动来实现辊缝的调节的。该方案的缺陷在于:螺杆12受拉力作用时其整个杆长范围均伸长变形,其刚度差;螺杆12的下端呈下垂状,第二轴承座组件上的第二轧辊14轧制时受到线棒材行走方向的冲击载荷时,螺杆12的下端也压弯曲变形,导致第一、二轧辊的过年工作位置发生位移,严重影响轧制精度。该方案实际是属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该机构适于在停机或换辊时进行调节,无法实现在线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轴承座组件实施可靠定位、方便装配且能有效减少径向振动的轧机轧辊的调整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轧机轧辊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横梁与第二轴承座组件之间设置有推动两者分离的下压油缸,所述的第一、二轴承座组件彼此相邻且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推动两者分离的弹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第二轴承座组件即位于上部的轴承座组件是由立柱上设置沿立柱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槽限定轧辊的轴向位置且可以在导槽内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下压油缸的下压动作和弹簧支撑作用来实现第二轴承座组件的位置限定,从而确定了上轧辊的位置,通过对上轧辊的调整来确定两轧辊的辊缝,确保轧制精度的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下压油缸的下压动作是由液压控制模块来驱动的,弹簧提供的向上的平衡弹力随其变形量而增减,这样位置调整好的轧辊便可靠地处于该位置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分别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线棒板材加工时,轧制精度不仅依赖于轧辊的抗变形能力即刚性,同时也需要轧机机架对轧辊的固定结构的可靠性,鉴于磨损的原因还需要实时对辊缝做适当调整。本发明就是涉及机架对轧辊的固定结构及调整提出了新的且效果显著的方案。以下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轧机轧辊的调整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一、二轴承座组件30、40上的第一、二轧辊30A、40A,立柱20的一端与轧机机座10相连、另一端与上横梁50相连,第一轴承座组件30由立柱20和/或轧机机座10构成限定第一轴承座组件30上下方向位移、沿轧辊轴向或沿轧制物料行进方向移动的限位机构;上横梁50与第二轴承座组件40之间设置有推动两者分离的下压油缸80,所述的第一、二轴承座组件30、40彼此相邻且相对的端面之间设置推动两者分离的弹簧70。
上述方案中由立柱20、轧机机座10或独立或配合实现对第一轴承座组件30的相应自由度的约束,这种直接通过立柱20、轧机机座10对第一轴承座组件30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方便可靠、约束力大的显著优点。第二轴承座组件40置于下压油缸80和弹簧70之间,因此其上下方向受到的约束也是简单而可靠的,这样第一、二轧辊30A、40A的位置就被可靠的确定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9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散热装置
- 下一篇:对二甲苯氧化母液中钴锰催化剂的回收方法





